词条 | 四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四行分类:【传统文化】 ①道教术语。指人行为的善与恶的四种表现。人有四行,“人行不善则恶,不善亦不恶为浮平行,壹善壹恶为不纯无常之行,两不可据,吉凶无处也。”又将善、恶、不善亦不恶、亦善亦恶四种行为与阴阳中和之气联系起来,“大善者,太阳纯行也;大恶者,得太阴煞行也;善恶并合者,中和之行也;无常之行者,天地中和君臣人民万物失其道路也。“故行欲正,从阳者多得善,从阴者多得恶,从和者这浮平也,其吉凶无常者,行无复法度”(《太平经》卷42)。所以,人皆应知可行与不可行、善与恶,守本法天顺阳,与元气合形并力,天下太平,人亦长寿。“神者乘气而行,故人有气则有神,有神则有气,神去则气绝,气亡则神去。故无神亦死,无气亦死。”(卷40)②指四德,四种品德。内容随文而异。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仁、义、礼、智之所由生也。四行之所和,和则同,同则善。”此以仁、义、礼、智为四行。《丛子?公孙龙》:“尹文曰:‘今有人于此,事君则忠,事亲则孝,交友则信,处乡则顺,有此四行,可谓士乎?’王曰:‘善。’”此以忠、孝、信、顺为四行。《后汉书?曹世叔妻传》:“女有四行: 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此以德、言、容、功为妇女的四行。③指四科。《后汉书?吴钓传》:“钓以光禄四行迁胶东相。”此四行指选举人材的四个科目。参见“光禄四行”。 密教名词。即身证得大觉位的4种行别。①深智相应印明行,修行者内证甚深智慧皆为相应具足,能修行印明行而即身成佛。②事观相应结诵行,修行虽然没有深智观慧,但只要殷勤于结印,日诵明于字印形三种之中,随观修一事即身成佛。③唯信作印诵明行,修行者虽无上面三种智观,唯深信解应结印诵明,自然会成就佛果。④随于一密至功行,修行者唯观一义,解一法,至心行,即身成佛。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