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四诊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四诊分类:【传统文化】 中医诊断病症的四种方法。四诊指望诊、问诊、闻诊和切诊。望诊指医生用眼睛观察患者的表现和全身的情况,其中包括病人的精神、表情、意识、面色、皮肤颜色,是否有皮疹、疮疡、瘀血、肿物、胖瘦、水肿等。望诊中还包括望舌,舌诊是中医最有特色的诊断内容之一。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听声音有听患者发出的各种声音,如说话声音高低粗细、声音是否嘶哑,鼻塞音,呼吸的粗细缓促,是否有咳嗽,咳时声音的高低、长短,是否有哮喘音等等。嗅气味是指患者口中发出的气味,这与肺胃是否有热关系密切;另外,身体发出的气味,也与疾病有关,如重症及各种病症临终前,均有特殊臭味;嗅气味还包括嗅大小便的气味,可作为判断病症寒热或患者虚实的参考。 问诊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古人有“十问歌”。其实,所问内容比此更为广泛,包括病人的一般情况,过去病史、个人生活情况,家族史、现在为何病所苦,包括寒热、出汗与否、头痛、身痛、胸腹的情况,还要问饮食口味,二便情况,妇人则还要问其月经、胎孕、产育的情况。如是小儿患病,则应通过家属询问各项,并详问其发育及小儿患过传染病的情况。 切诊是用手来抚摸,其中最主要的是脉诊,小儿因脉诊较难,有时还要加诊指纹,即观察其食指掌面桡侧的表浅小静脉,一般情况下此指纹不显。有病时则指纹显出,如指纹只在第一指节可见,则称为“风关”,病情不重,如到达第二指节,称为“气关”,病情较重;如果直伸至最末一节,则称为“命关”,直达指端者,称“透关射甲”,表明病情危重。指纹诊也是中医的特色。此外,切诊还包括摸触皮肤及腹部。四种诊断方法都很重要,应全面应用,互相参详,不能片面强调其中某一种诊法的重要性。 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方法。指望、闻、问、切。中医认为,四诊必须综合运用,互相参证,方能全面了解病情,作出正确的诊断。运用四诊分析病情,《内经》中已有记载:“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以切、观、审、听为四诊。至东汉《伤寒杂病论》以望、闻、问、切为四诊。后世医家,在长期运用和研究四诊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写出了一些全面谈四诊和单独论脉诊、单独研究舌诊的专著,丰富了四诊的内容。至今,四诊仍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手段。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