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回族民间歌谣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回族民间歌谣

分类:【中国民俗】

宁夏回族民间歌谣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特点突出。按内容可分为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儿歌、叙事歌等八大类。按形式分,“花儿”是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一把把胡麻撒上天,心里的花儿嘛万千;六盘山漫到南海边,转回来还漫它三年。”广泛流传于甘、青、宁三省区的独特高腔山歌“花儿”,以其高亢的曲调、优美的旋律、缠绵的意绪、浪漫的情调和丰富的蕴藏量,占据了宁夏民间歌谣的半壁江山,成为宁夏回族民间歌谣的主要形式,也是宁夏南部山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85―1987年间,在宁夏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民间文学普查中,共搜集到2万多首民间歌谣,其中宁夏“花儿”达上万首之多,经过层层筛选,近900首精品入选《中国歌谣集成?宁夏卷》,其中90%以上为回族花儿,绝大部分是情歌。在宁夏回族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民间小调,如《五更月》、《四季调》、《十二月歌》等。婚礼歌是宁夏回族民间歌谣中的一大品类,主要流传在同心县等回族聚居区。1996年,由宁夏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纂的《中国歌谣集成?宁夏卷》正式出版,共收入有代表性的宁夏民间歌谣作品1396首,其中回族歌谣达1000余首,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宁夏回族民间歌谣的风貌。民歌可以观风知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宁夏历史上出现过两次民谣最多的时期。一次是建国初期,一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时逢社会发展的重大转折点,这两个时期出现的民谣,都以颂歌为主。如:“邓小平,真能干,坚决砸碎大锅饭,责任田里夺高产,农民心里真喜欢。”是农民心声的真实写照。旧社会,广大回族群众对反动军阀马鸿逵的控诉,是刺世歌中最突出的内容,马鸿逵统治宁夏的17年间,征兵是其最残酷的暴政之一。这一时期,民间流传着“马鸿逵是扫帚星,年年月月抓壮丁,百姓门前立根棍,搅得宁夏不安宁”的民谣。由于宁夏回族世代与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杂居,在文化上长期的互相影响和渗透,回族群众中逐渐出现了宴席曲和婚礼歌,包括喜歌、叙事歌、打歌、散曲、摆嫁妆(也叫表针线、说针线)、认大小、谢媒人、谢厨子等,曲目有《宴席曲》、《方四娘》、《小刘英》、《尕老汉》、《数麻雀》、《数螃蟹》等,内容和形式十分丰富。宁夏民间歌谣中还包括大量的小调、信天游和爬山调。这是由于宁夏地处文化交叉地带的缘故。如与甘肃相邻的南部山区主要流行“花儿”,与陕西北部交界地区主要流行信天游,与内蒙古交界的银北地区主要流行爬山调。各种民间小调更是品种繁多,不胜枚举。这些民间歌谣在漫长的历史中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宁夏人民,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财富。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