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回鹘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回鹘戏分类:【地域文化】 古代西域(以高昌为中心)用古回鹘文书写的戏剧形式,其代表作为转译自梵文和吐火罗文,并扩充发展而形成的二十七幕回鹘戏《弥勒会见记》。此剧于1959年4月在新疆哈密县天山山麓一座佛庙遗址所发现,共293页,计586面。《弥勒会见记》戏中分幕,幕里又分场次。回鹘文剧本不仅明确标明时间、地点和场景,另外还标明出场人物与演唱曲调。剧中描述跋多利婆罗门弟子弥勒如何继承释迦牟尼的佛位,并矢志拯救天下受苦人的故事。据国内外专家学者考证,此剧本书写时间在公元8―9世纪。它不仅是我国维吾尔族的第一部文学作品,也是我国各民族(包括汉族)现存最早的剧本。与回鹘戏《弥勒会见记》有着密切关系的还有分别在新疆焉耆县舒尔楚克和锡克沁千佛洞北大寺发现的译自印度梵文的吐火罗A本《弥勒会见记》。由此可见,西域回鹘戏无论从形式和内容上均受印度佛教与梵剧的影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