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回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回龙分类:【中国民俗】 葬毕,送葬队伍返回丧家,谓之“回龙”或“回灵”,古称“归虞”。各地在回龙时送葬者大多要改装换彩。闽中福州等地,孝男挂红彩,持灯笼,孝妇穿黑衣,着红裙,其他男性束红带、女性戴红花。现在一般是取下送葬时扎在腰上的白带,换上红布带,女性头上插花。闽东福安、霞浦等地,回龙时孝眷改换吉服,所谓“脱去麻衣换紫袍”,女儿、媳妇穿红裙袄、红鞋袜,头缠红布带。闽南惠安等地回龙时,送葬者须在路边拔一根草插在头上,叫“插青”,俗谓“插青,父母会年青”,为在家父母祈寿。闽南泉州等地在回龙时孝子要对着神主喊“父(母)亲回家吧!”逢河过桥或三岔路口,也要告诉死者“过河了”、“过桥了”、“跟我们走”之类的话,俗谓如此才能将亡魂引导回家。将近家门,女眷要捧红米丸、线面、米糕等在本埠境外哭迎,俗谓“接主”,并将神主安置于厅堂上,俗称“安位”。在福州,送葬队伍返回丧家门口时,须逐一跨过一堆正在燃烧的稻草,并到灵堂向遗像鞠躬,同时向孝眷表示慰问。 回龙后,各地都要办宴席酬谢送葬宾友。回龙后还要祭奠,古称“虞祭”。清乾隆《福清县志》卷5载:“虞者,安之也,虞祭则行礼矣。主人以下为位哭,降神进馔,初献、亚献、终献,侑食辞神。祝文云:惟年月日,孤子某敢昭告于某考、某官府君之灵曰:日月不居,爰及初虞,夙兴夜寐,哀慕不宁。谨以洁牲粢盛庶品,哀荐虞事。尚飨。”现在各地基本没有如此繁缛套数,但例行祭祀尚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