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朝邑战国秦墓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朝邑战国秦墓

分类:【传统文化】

1970年至1973年在大荔县东17公里的黄河老岸一带钻探出战国墓葬676座,墓葬密集,排列有序。1974年发掘其中的26座战国墓葬。26座墓均为单人蜷屈的屈肢葬。根据墓葬形制,大体可分为竖穴墓、竖穴小龛墓和洞室小龛墓三式。Ⅰ式竖穴墓2座,头均向西,无小龛。口大底小,均为夯筑。Ⅱ式竖穴小龛墓9座,除M106头向北外,其余均头向西。小龛一般开在西壁,器物放在小龛内。墓道口大底小,均为夯筑。Ⅲ式洞室小龛墓15座,墓道口大底小,均夯筑。除M103、115、208头向北外,余皆头向西。小龛一般开在洞室的西南或南壁。已发掘的26座墓葬,除M111被晚期墓打破外,余皆保存完好。共出土随葬物125件,以陶器为主,出铜器的仅M103、107、203(仅出一、二件带钩或铜镞的墓不计算在内)三座墓,也是这批墓葬中三个最深的墓。出铁器的也是三座(M103、203、204)。一般墓内均放有兽骨,有的放在盆内,有的置于罐中,有的放在地上。随葬器物有铜、铁、陶器和料石器四大类,其中铜器19件,器类有鼎、釜、壶、带钩、?、盒、铺首、镞。铜器薄壁素面,表面光滑,厚薄均匀,冶铸技术较精。铁器4件,有鼎、小刀、匕首鞘。陶器99件,以甑、釜、盆、罐为主、?、壶次之。基本组合是釜、甑、盆。石料器3件。朝邑地区古为芮国,春秋时期为大荔戎王国。秦穆公十四年与晋惠公盟与王城,晋献河西地,始属秦,取名临晋县。据文字资料记载,朝邑地区从春秋中期直到战国晚期,属秦国疆城的时间长达300余年之久。再从上述墓葬的形制、葬式和随葬器物的特点看,这26座墓葬应为战国时期的秦墓。根据墓葬形制,可分为竖穴墓、竖穴小龛墓和洞室小龛墓三种。这三种不同情况,实际反映了三个不同时期――战国时期的早、中、晚三期。竖穴墓是商、周墓的特点,战国早期基本延续了这种形制,但它已经从原来的底大口小发展到口大底小。由此再演变为竖穴小龛墓。这批竖穴小龛墓,已经不是春秋晚期的头龛,而是演进到足龛、边龛和角龛。到战国晚期或中晚期出现了洞室小龛墓。这种洞室,均为小型,仅能容纳尸体,器物都放在小龛内。至于不带小龛的较大的洞室墓,可能要到战国末期或秦始皇初期。随葬器物也反映出三种不同的情况。在釜、甑、盆、罐等器物方面都有所反映,特别是陶壶反映更明显。Ⅰ式壶代表战国早期,Ⅱ式壶代表战国中期,Ⅲ式壶代表战国晚期。这种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的复杂变化,正是战国时期激烈的社会变革的具体反映。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可以看到秦国冶铜、冶铁技术进步的一面。以前在长沙战国中期楚墓中发现过铁足铜鼎,现在在同期或更早的秦墓中又发现全铁鼎,这是比较重要的发现。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