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困锅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困锅子分类:【传统文化】 回族、东乡族传统面食品。流行于西北地方回族和东乡族聚居区。制怍方法是:先用当地的土碱或食碱制成“灰水”兑入发酵的面粉之中,用食油和面,并打数个鸡蛋在面里揉匀,分成面团,在表面涂上食油备用。也可以将面团擀开,抹上食油,撒上姜黄,苦豆子(当地的一种佐料),做成花卷样式;有的用红糖、芝麻、香油、核桃仁、冰糖、葡萄干等拌好的馅子包在面团里;有的心灵手巧的主妇还将“面子”对成各式花样图案,如莲花瓣、牡丹花等。最后装进一种特制的比碗口大、上下两半合成的圆形铁制(也有铜制)的“困锅子”里,放进炕洞用炕火煨熟或埋入火灰煨熟。“困锅子”皮黄瓤软,香甜可口,老幼皆爱食用,此地常以“困锅子”待客或馈赠亲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