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固山额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固山额真分类:【传统文化】 官名。又作“固山厄真”。“固山”是满语“旗”的音译,“额真”汉译为“主”,固山额真即为“旗主”。八旗制度最大的编制单位是固山,其长官称固山额真。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把初建时的四旗军队扩大到八旗。其建制为:以300人为一牛录,以5牛录为一甲喇,以5甲喇为一固山,设固山额真1人为之长。掌管一旗的户口、生产、教养、训练、作战等事。清军入关后,清世宗顺治十七年(1660年)定固山额真为汉名“都统”,官秩从一品,俸禄180两。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又改都统满名为“固山昂邦”,取消了固山额真的称呼。参见“八旗制度”条。 清官名。八旗制度的最大编制单位,称“固山”,汉语译为旗。下辖五个甲喇。八旗初建,其最高长官称“和硕贝勒”或叫“固山贝勒”, 为旗的所有者,也是最高管理人,汉语就是旗主。旗主“各置官属,各有人民,为并立各不相下之体制”。努尔哈赤时的八和硕贝勒即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济尔哈郎、多尔衮、多铎、岳托。规定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有人必八家分养之,土地必八家分据之”。八家即八和硕贝勒之家。皇太极即位后极力改变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制度,抑制其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化。于是天聪六年(1632)取消“凡国人朝见,上与三大贝勒俱坐受”的仪式,幽禁阿敏,借故处罚莽古尔泰,代善唯命是从, 由他一人“南面独坐”。并在和硕贝勒之下另设“固山额真”, 作为每旗最高管理人,掌管一旗的军、政、财、经等事。顺治十七年(1660)定汉名为都统。经顺治、康熙至雍正朝,旗主消散。雍正元年(1723),改汉名都统为满名“固山昂邦”。 满语意为“都统”。清代八旗官职名。努尔哈赤创建的八旗制,其最高编制单位为“固山”,主官称“固山贝勒”或“和硕贝勒”。1634年皇太极谕定:“管固山者,即为固山额真”,执掌全旗之军事、政治、经济大权,秩从一品。1660年,顺治帝下令将八旗官职的满语名均改为汉语,故改称“都统”。到雍正朝,将八旗“都统”印信改定为“固山昂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