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国子博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国子博士分类:【传统文化】 官名。晋武帝咸宁四年(278) 初立国子学。置国子博士1人,六品,“履行清淳、通明典义” ( 《通典》 二十七) 之人及散骑常侍、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以上者才得召试。南朝皆置。梁九班; 陈四品,秩千石。北魏初从五品上,太和(477―499) 末为五品上。北齐国子寺国子学置5人,五品上。隋初置5人,正五品上,文帝仁寿元年(601) 省,炀帝大业三年 (607) 复置1人,正五品。唐置2人,正五品上,掌教授五经。高宗龙朔二年 (662) 至咸亨元年 (670) 改为司成宣业。北宋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罢,徽宗大观元年 (1107) 复置4人。南宋高宗绍兴三年 (1133)改置2人,正八品。孝宗隆兴 (1163―1164) 以后定国子博士1人,学官之制始定。辽国子监国子学置。金国子监国子学置2人,正七品。章宗明昌二年(1191) 添女真1人,泰和四年 (1204) 减。卫绍王大安二年 (1210) 并罢。元集贤院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各置2人,正七品。元末朱元璋国子学置。吴元年 (1367) 置1人,正七品。洪武十五年(1382) 国子监置博士3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