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土地爷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土地爷

分类:【传统文化】

土地神的俗称。简称“土地”。又称“土神”、“福德正神”。俗称还有“土地公公”。民间信仰的神祗,为地方守护神。流行于全国各地,许多民族都信奉,只是神的名称不同,司职是一样的。古称“社神”。《公羊传》注:“社者,土地之主也。”土地之名,由此而来。《论衡?讥日》:“如土地之神,不能原人之意。苟恶人动扰之,则虽择日何益哉!”清翟灏《通俗编》(无不官斋本)卷士九引《孝经纬》云:“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阔不可尽祭,故封为社以报功也。”古之社神,位望隆崇,非如后来小说、戏曲、传说所写土地神之卑微。《西游记》第五回云:“(齐天大圣)即入蟠桃园内查勘。本园有个土地,拦住问道:‘大圣何往?’大圣道:‘吾受玉帝点差,代管蟠桃园,今来查勘也。’那土地连忙施礼。”可见其恭顺。清赵懿《名山县志》卷九:“李凤铝《觉轩杂录》云:‘土地,乡神也,村巷处处奉之’或石室或木房。有不塑像者,以木板长尺许,宽二寸,题其主曰某土地;槊(塑)像者其须发皓然,曰土地公,妆髻者曰土地婆,祀之纸烛淆酒或雄鸡一。俗言土地灵则虎豹不入境,又主乡村之老而公直者死为之。’按土地不一,有花园土地,……有青苗土地,……有长生土地,家堂所祀,又有拦凹土地,庙神土地等,皆随地得名。”近世土地之名色,大略备于斯。土地庙所供形像大都是白须白发,和善慈祥的老头;也有白面黑须、圆领幞头,似城隍打扮的。因土地开像善良亲切,民间一般对其敬而不畏。旧时民间凡有丧事,必至土地庙前“报庙”。在祭宗祠、扫墓、破土前,一般也要先祭土地爷,俗称“祭后土”。农历二月二日是土地神诞辰,民间为其祝寿,成为节俗。

民间对于“社神”的俗称,即管理本地区的神。旧时,在乡村一些地方,都可见到用石板或木板砌成的小庙,叫“土地庙”,内供石雕或木刻之神像,其貌为身穿长袍,须发皆白,老态龙钟的老人,即“土地神”,又称“土地爷”、“土地公”。土地神有多种,普遍祭祀的是“青苗土地”。农民在收获祭祀时,主要祭拜的对象就是土地神。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