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地理环境与民俗特色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地理环境与民俗特色

分类:【中国民俗】

辽宁省在祖国辽阔的版图上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南端,介于北纬38.30°~43.26°,东经118.53°~125.46°之间,长宽相差无几。总面积约为14.57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3940万人。

辽宁地理环境优越,襟山带水,平原坦荡,海岸绵长,岛屿众多,气候温和,资源富足,境内有较多的文化遗迹,名胜也独具关东特色。

辽宁东西两侧是丘陵地带,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0%。中部地带是辽河平原沃土,约占总面积的33.5%。

辽东山地丘陵是长白山余脉,其中有东北三大名山之一的千山,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成为有名的辽东南传说流传中心。辽东、辽北山地盛产柞树,因而有放柞蚕的习俗,还衍生了有关放柞蚕的信仰禁忌以及美丽动人的蚕娘故事。辽东半岛为黄海、渤海的分界,群峰环立,景物迷人。

辽西丘陵呈东北西南走向,与蒙古高原相接,形成排排平行山地。松岭山脉与东北三大名山之一的医巫闾山相连。

松岭山脉以南,直到渤海,有一条180平方公里的辽河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辽宁的产粮基地,也是体现辽宁传统农耕民俗的主要地区。

辽宁濒临黄、渤二海,海岸线东起鸭绿江,西到山海关,全长2100多公里,沿岸峭壁耸峙,岩洞幽奇。海上分布着600多座岛屿,这里的民俗多与艰险的海上捕鱼业有关,大量的信仰民俗以及禁忌也都寄托了人们求福避祸的美好愿望。

辽宁有辽河、浑河、鸭绿江、大凌河、小凌河五大水系,360多条河流流布全境。辽河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和辽宁四省区,在辽宁境内为下辽河,与浑河、太子河形成两大水系资源,哺育着辽宁的农耕文化,辽宁主要城市都集中在这两条大河流经的地域。大、小凌河流布辽西。鸭绿江为中朝两国界河。总之,辽宁的河流千百年来泽惠一方,也成为众多传说、故事的不竭源泉。

除了传统的较为先进的农业、渔业之外,全省养殖业也很发达,特产也较丰富,如金刚石、墨玉、岫岩玉等,皆为国家名产。辽宁独特的自然环境成为人参、明珠及美玉(传说)的重要产区。

辽宁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450~1150毫米之间,无霜期在125~215天之间,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是由于地形、地势和距离海洋远近等因素的影响。

每年的12月至翌年2月,是辽宁的冬季。在这个季节里,辽宁地区的气候经常受西伯利亚―――蒙古高气压的控制,由于寒潮侵袭和北方西北风天气的影响,寒冷干燥,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以下,大部分地区有两个月以上的时间气温在0℃之下。这段时间也是辽宁的雪季。

在这种大风大雪的磨炼中,辽宁的各族人民益发勇敢、豪爽。辽宁民俗确如人们所说,这里“有茫茫大草原、莽莽大森林,刮大风,下大雪,吃大块肉,喝大碗酒,抽关东大叶,花钱大手大脚,说话大声大气,待客大盘大碗……”

辽宁人实在厚道、热情好客是与这里自古以来地旷人稀以及酷寒难挨有一定的关系。同时,辽宁又地大物博,土地肥沃,同人口稠密的中原地区劳苦的人们相比,辽宁的民俗又有豪放和乐观的特点。

辽宁自古以来就是中原与东北地区往来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原文化与东北各民族文化的交汇地带,因而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很久以前,辽宁人的祖先就开始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息劳作,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和古代文化。众多的文化遗址记载着这里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保存在辽宁地上地下的文化古迹,就是这些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是研究辽宁民俗渊源的重要资料。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4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