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坤宁宫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坤宁宫

分类:【传统文化】

北京紫禁城内宫殿,为内廷宫殿。位于交泰殿北面,东面是东暖殿,再东为永祥门; 西面是西暖殿,再西为增瑞门。坤宁宫北面是坤宁门,再北为御花园。初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英宗正统五年 (1440) 重修,正德九年 (1514) 再修坤宁宫。万历二十四年 (1596) 坤宁宫遇火灾,两年后重新落成。明清两代以坤宁宫为皇后正宫,妃嫔也有住此者。崇祯十七年 (1644) 李自成率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帝之周皇后自尽于坤宁宫。顺治十二年 (1655) 重修内宫,坤宁宫亦被重建。康熙三十六年 (1697) 建坤宁宫东西暖阁。嘉庆二年(1797)宫前檐灾,同年修复。宫广九楹,崇脊重檐。东暖阁悬乾隆帝所书《坤宁宫铭》,匾曰“福德相”;西暖阁对联为“春霭瑶墀,彩霞呈五色;瑞凝绮阁,琪树灿三珠”。清朝虽以该宫为中宫,但皇后并不经常住此。西暖阁悬乾隆帝御书匾额“德洽六宫”,这里成为清代宫中的祭祀场所。有长桌用以宰牲、钜锅用以煮祭肉,布偶人及画像是所祭之神。壁上悬布袋,俗称子孙袋,内装幼年男女更换之旧锁。还有供女巫歌舞时所用的铜铃、拍板、布幔等物。宫外有神竿,俗称祖宗竿子,满俗于祭天时悬所宰牲于竿上,在竿下跳舞。每年正月初十行此祭神之礼。东暖阁悬雍正帝御笔匾额 “位正坤元”,这里是皇帝大婚时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的婚礼均在此举行。

坤宁宫

故宫后三宫之一,在“内廷”最后面。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清顺治时重建。明代为皇后寝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起义军攻打北京,崇祯帝逃至景山自缢,其皇后吊死于此。清代重建时,按东北满族习俗,将正门开在偏东的一间,改菱花窗格为直条窗格,殿内西部改为三面环形的大炕,使此殿异于其它大宫殿。西暖阁改为祭神场所,所祭神像包括释迦牟尼、关云长、蒙古神等。东暖阁为皇帝大婚洞房,康熙、同治、光绪等均在此举行婚礼。

位于故宫北部,交泰殿北。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清顺治二年(1645)、十二年(1655)两度重建。面阔九间,进深三间。明代为皇后寝宫正宫。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率军进京,崇祯帝逃至景山自缢,周皇后即自缢于此。清代为宫中祭神处,宫内供奉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关公及清帝始祖等神位,每日朝、夕二祭,每年又有若干大祭,大祭时皇帝皇后均参加仪式。东暖阁为清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大婚时的洞房,婚礼在此举行三日,礼毕各回居所。溥仪逊位后结婚洞房亦设此。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