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城市尺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城市尺度

分类:【传统文化】

宋元时期,诸多城市都获得了发展。北宋首都东京(今开封)、南京(今洛阳);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辽代南京与金代中都 (均位于今北京西南郊); 元代大都(今北京)以及手工业、商业都会扬州、平江(今苏州)、广州与泉州等,形成了群星璀璨的局面。

北宋首都东京,原是唐代之汴州,位于黄河中游平原、大运河交通之中枢,宋太祖建都于此。该城周长,为唐制20里许,称为内城。又有外城,周长为宋制48里许,为周显德所筑。(图一)太祖略筑城之东北一隅,仿洛阳营国制度修筑大内宫殿。宋真宗时,因“都城之外,居民颇多”,“复置京新城外八厢”。宋神宗、徽宗再缮修外城,则城域又稍增广。(参见 《宋史》)

图一 北宋东京平面简示图

据文献所记,北宋之东京为三重城制,此即外城、内城与宫城 (大内),每重城墙之外均有护城壕渠环卫。今测得外城周长19公里,城墙每百步 (约155米)有防御设施。其南为三门、另筑水门二,西设五门,北与东各为四门,其门制颇随意,不符《周礼?考工记》之制。每座城门上建城楼与敌楼。内城即唐汴州之外城,位于外城中部稍偏于西北,周长9公里,每面各设三门,符合 “考工”之制,这里是部分宫殿以及衙署、寺观、贵族住宅以及商店、作坊之所在。宫城又位于内城之中部偏西北每面各设一门,凡四门。城之四角建角楼,南城墙有正门丹凤门 (宣德楼)、设五门洞,其周长当更小。从这东京的面积、规模看,已难与唐都长安之广阔相比,长安面积84平方公里,有街衢宽至200米,最狭的也有50米,东京的主要街道都通向城门,一般也是较宽畅的,但决无200米之巨,相反,许多街路均较狭窄。如太宗年间,东京城内 “比汉唐京邑繁庶,十倍其人” (《宋会要》),这是商贸繁华之故。致使“甲第星罗,比屋鳞次,坊无广巷,市不通骑”(《汴京遗迹志》),以至于迄北宋盛世,有 “栋宇密接,略无容隙,纵得价钱,何处买地”(《宋会要》)之叹。可见其占地未广,有局促之感。

又如元大都,其规模不可谓不广,周长南北为7400米,东西为6650米,面积约50平方公里,但比起唐都长安,又相去甚远。这种城区的缩小,说明处于宋元时代的中国人,其文化心态与审美理想是,宁取造物之精致而少恋其广大。

这一点也同时表现在陵墓建筑上。以北宋从太祖之父的永安陵到哲宗的永泰陵这八陵为例,它们就比较拥挤地集中在河南巩县洛河南岸的台地上,分布于相距不过10公里的范围内。宋陵的葬制大体沿袭唐风,但不同的是,宋陵规模一般都较唐陵为小。这固然因为宋代帝王一般不在生前为自己修建陵墓,规定在驾崩七个月内即须下葬,因而从选择陵址、采石运料、到建造陵墓,时日短促,这限制了陵寝的规模。而更重要的,是经济实力使然,宋室对外族常赔款求和,他们再怎么残酷盘剥老百姓,也囊中羞涩,也就拿不出更多的钱财来建造巨硕、豪华的冥府。以宋仁宗之永昭陵为代表,由鹊台到北神门,南北轴长551米,城墙长242米,陵台底部方56米,高13米,亦不算高巨,不能与唐太宗的因山为陵的巨大规模相比。南宋诸多帝陵的规模更为“寒酸”。由于心理上总感到偷安于临安,日后收复中原,还将回葬于中原大地,故其帝陵的兴建带有临时性质。如在绍兴一地兴建的陵墓,虽设上下宫,而无神道之石像生,且将棺木藏于上宫献殿后部的龟头屋内,用石条密封,以待迁移,其规模更显狭小。

这自然不能一概而论,错以为宋元之所有建筑类型在尺度感上均小于隋唐及秦汉之制。但在宏观尺度上,比如城市、宫殿、陵寝之规制上,确有明显的尺度大为减缩的趋势,从这里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心态是值得注意的。

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云,“宋朝建筑的规模一般比唐朝小,无论组群与单体建筑都没有唐朝那种宏伟刚健的风格,但比唐朝建筑更为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阁楼台。在装修和装饰、色彩方面,灿烂的琉璃瓦和精致的雕刻花纹及彩画,增加了建筑的艺术效果。”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亦指出,“北宋宫殿布局不如唐代恢宏,因为它的宫城是在州级子城的基础上扩张而成,仅2.5公里周长,规模受到局限。它的轴线从宣德门只到主殿大庆殿为止,内廷不复保持对称格局,这些都是气局不大之处。”都城规模不大,必影响宫殿建筑群的规模。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