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墨子及墨家学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墨子及墨家学派分类:【地域文化】 墨翟是我国先秦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个有巨大影响的思想家。但由于文献不足,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迹难考。据孙贻让氏及近人考证,大约生于公元前468年,卒于公元前378年。其主要活动是“止楚攻宋”。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445―前440年之间。当时墨子正当壮年(35―40岁之间),且已创立了墨家学派。《战国策?宋卫策》载:“公输般为楚设机,将以攻宋。墨子闻之,百舍(三千里)重茧,往见公输般”,先说服了公输般,引见墨子往见楚王;又说服了楚王,制止了一场攻宋的战争。据《墨子?公输》载,当时墨子不仅已闻名诸侯,而且已有:“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是一个不小的学派和社会集团。墨者集团不仅是学派,而且很像社会政治团体,又像宗教派别。其首领叫“巨子”,既是学派师尊,也像宗教教主。墨者集团内部有严格的教条和组织纪律。《吕氏春秋?去私》载: 墨有钜子腹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以此听寡人也。”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不可不行墨子之法。” 看来,墨者的法律教条是连亲生儿子也一样对待的。 墨家是一个很大很活跃的社会集团。《吕氏春秋》说,墨子“弟子弥丰,充满天下”。除了齐、鲁,有在楚者,有在宋者,有在秦者。墨子救宋时,已有弟子300余人,为之“服役者百八十人”(《淮南子?泰族训》)。其后,墨者巨子孟胜在楚,为楚国阳城君守城,“弟子死者八十三人。”(《吕氏春秋?上德》)巨子腹居秦,如此等等。 墨家学者同墨子一样,都来自社会下层劳动人民,他们虽有很高的理论,但不尚高谈阔论,而是十分重视社会实践的活动家。他们为了“兴万民之利”,“席不暖,”“突不黔”,急急遑遑,奔走不暇。孟子说他们“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未尝一日安处,个个能“赴火蹈刃,死不还踵”(《淮南子?泰族训》)。直到汉代,陆贾还说:“墨门多勇士”(《新语?思务》)。但有人说墨者成员“多具有愚昧而又壮烈的牺牲精神” ① 。或说“都不是高谈阔论的理论家” ② 则与实不符。墨者壮烈而不愚昧,勇于实践,但也有理论。如《孟子?滕文公下》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言”,就是理论。从《墨子》书及其他史籍所载,墨子与人论辩的情况看,其理论是自成体系的。在战国墨家成为与儒家抗衡的显学,不只是指其活动,更重要的是指其理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