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壮族寿礼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壮族寿礼分类:【风俗文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老人满六十岁祝寿那天,亲友、邻里们,每人带上作为“寿米”的新鲜大米和一只鸡前来为老人添粮祝寿。老人已出嫁的大女儿要带来四尺长的红绸布、祝寿米、一个重约十五六斤的猪头。贺客们来到,举行安放“寿米缸”仪式。放一挂鞭炮,长女将寿米缸(可装八九斤米的瓦缸)安放在与枕头对着的床脚边。拜三拜后,就放入“祝寿米”。其他亲友、邻里依次放入“祝寿米”。放满后,缸边插上青竹叶,缸盖压着红布或红纸。民间认为:人的口粮有定数,老人的口粮已食去大部,所剩不多,长女和亲友、邻里为之添粮祝寿,便可祈祝老人健康长寿,越活越精神。 随后,给老人披红挂彩,长女将红绸布圈挂在老人的颈脖上,并递给一个车轴,由老人将悬挂在蚊帐杆上的线团的纱线尽往车轴上绞,表示“拉力”回来,又身强力壮了。而后将红绸布圈和车轴线挂在寿米缸上。 仪式结束后,设宴欢饮。亲人们频频举杯向老人敬酒,祝他延年益寿。 安放寿米缸后,子女们经常观察老人的健康状况。每月初一或有病痛时,取一些缸中寿米,煮饭或熬粥给老人吃。取出多少寿米,便补进多少。民间认为:缸满,福气才够。各地风习细节略有差异,但祝寿时给老人添粮添寿的核心是各地民俗一致的地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