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复身制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复身制度

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对某些人免役的制度。“复”,意即免除徭役。免役制度最早产生于西周,“国中贵者、贤者、服公事者、老者、疾者”,皆免役不征(见《周礼?乡大夫》)。又,家有80岁老人,1子免役,有90岁老者,全家免役;家有残疾病人须人奉养者,免征1人;值父母之丧者,缓征3年,值本家族族长之丧者,缓征三日。(见《礼记?王制》、《荀子?大略》)战国时,魏国考选武卒,考中者“复其户”,即免除全家徭役。秦商鞅变法,规定努力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即免除本身徭役。秦始皇曾迁徙人民30万户到?邪台,“复十二岁”,3万户到丽邑(今陕西临潼东),5万户到云阳,“皆复不事十岁”。西汉承秦制,且更完备。汉初规定,凡男子20岁即为成年,记录在册,开始按制度服兵役和劳役,但合下列条件者则可免役:(1)县乡三老(一指有修行、能帅众、50岁以上的长者;另指上寿――120岁、中寿――100岁、下寿――80岁者);(2)吏卒曾随军到平城作战者(指参加刘邦在平城被围之战);(3)孝悌力田者;(4)博士弟子及通一经者;(5)出车马者;(6)男丁身高不足6尺2寸者(按周制计算,约合今公制1?44米,当时称之为“疲癃”)。该制度的实施,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征兵制的推行。以后历代均有此制,唯形式、内容各有所异。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