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乐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大乐

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宫廷乐舞之一种。其名称始见于辽、宋二朝代。①辽代大乐,于大同元年 (947),太宗至汴,获后晋太常之乐谱、乐器及乐工等,以自用,称其为 “大乐”,以别于同时之 “雅乐” 与“国乐”。主要用于宴饮、朝会。其源,为唐代张文收所制之“四部宴乐”,分别为 “景云乐”、“庆善乐”、“破阵乐” 与 “承天乐”。其乐曲之调,多用“龟兹乐”之七调,又称 “七旦”。所用乐器,计有:毛员鼓、连鼗鼓、玉磬、方响、铜钹等击乐器,琵琶、箜篌、 筑、

筝、 五弦等弦乐器,和笙、 箫、遇篥等管乐器。另有歌者二人,舞者二十人。舞亦分四部,“景云乐” 为八人,余三部皆四人。乃仿唐之旧貌。辽亡,其 “大乐” 遂入于金。②宋代大乐,即 “雅乐”,沿用唐之旧乐。至宋徽宗时,始新制雅乐,命名为 “大晟乐”。民间又俗称教坊燕乐为 “大乐”。金克宋都,宋之大乐亦没入于金朝。此后,金、元、明各朝,亦沿用 “大乐” 之名,而时有改作, 大同小异。

是以吹管乐和打击乐相结合的一种演奏乐,为天津独有,曾在民间长期流传,多用于婚、丧、喜、寿和典礼仪式中演奏。

大乐演奏者一般由吹鼓手艺人组成。以12人为1班,1人执1种乐器。其中包括:大鼓、喇叭、大号、唢呐、金锣、钹和铜鼓各1对。每套大型曲目可以演奏几十分钟到一两个小时。

天津大乐曾在“皇会”期间出会演奏,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