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水沟口西夏遗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水沟口西夏遗址分类:【传统文化】 位于银川市西北约7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在大水沟两岸的贺兰山东麓,依山用石块垒砌建筑台地数十处,南北绵延长达10余里。沟口北岸有三组建筑台地,第一组台地,在长约近百米的山坡上,修成上、下两层建筑台地,高出地面约30米。第二组台地,位于第一台地之北,自山根下到山腰分四级台面组成,修筑在沿山长达200多米的山坡上,高达百米左右。每层台面前后宽达六、七十米。第三组台地位于第二台地东北约一至二里,沿山坡筑有平台地面三处,面积不大,呈长方形。这些台地每层台前均以块石砌成直壁,两侧或正中有石砌踏步登临,并有沿山曲径相通。沟口南岸在蜿蜒三华里的山坡上,有建筑台地十余处,大小不一。其中最大的台面沿山长百余米,前后宽80米;最小的台面,沿山长20米,前后宽10余米,台前均下切成直壁,以块石垒砌;台后紧靠山壁,无上下迭层。这些遗迹就是大水口西夏遗址,在明代的地方史中被称为宋代古迹。大水沟口古遗迹的各级台地上,有大量的西夏时期的建筑材料,其中琉璃砖瓦、鸱吻、瓦当和滴水等建筑残件,与西夏陵区所出土的相同。出土的白瓷碗、盘等器皿与灵武崇兴的窖藏西夏瓷器的质地形制完全相同。在山下的平滩地带,虽发现有石砌的房屋墙基,但没有其它的建筑材料。这些都符合党项族“民居皆土屋,有官爵者,始得覆之以瓦”的建筑特点。大水口西夏遗址是西夏时期离宫故址的一部分。它头枕贺兰,脚登黄流,山前的滩地上,昊王渠源源流过。俯视塞上平原,灌渠成网,绿荫掩映农舍,万顷良田,禾苗青碧;仰望贺兰,重峦迭嶂,危岩怪石,沟壑纵横。沟内清泉潺潺,鸟语花香,山奇石异,松柏苍翠,既是山清水秀的避暑胜地,又是帝王游猎的极好场所。如果把这些台地上的建筑物加以复原,座座殿宇,高低错落,重重迭迭,其规模之宏伟富丽是不难想见的。当地人众口皆碑,说大水沟口遗址是“昊王宫”。沟内至今还有“皇城”、“殿台子”等地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