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泽山葡萄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泽山葡萄节分类:【传统文化】 由山东平度市大泽山镇举办的以葡萄展销为媒介的经济文化节会。每年农历7月22日举行。该节由传统的“财神会”发展而来。据史料记载,远在汉唐时期,大泽山就种植葡萄。贞观十五年(公元646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屯兵平度参见(《平度州志》)路过大泽山,当地百姓用最好的葡萄“龙眼”前来进贡,因“龙眼”犯忌,李世民遂将“龙眼”赐名为“狮子眼”,赐名这天正是农历7月22日。这年恰巧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杀鸡宰鹅,燃放鞭炮,以示纪念,以后逐渐演变成为农民的传统节日――财神会,亦称财神生日。1987年靠葡萄富裕起来的大泽山农民认识到靠财神是富不起来的,只有葡萄才是大泽山人的活财神。因此纷纷要求把“财神节”改名为“葡萄节”。顺应农民意愿,也为提高大泽山葡萄的知名度,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振兴地方经济,大泽山镇党委、镇政府决定将每年农历7月22日定为“大泽山葡萄节”。活动内容主要有:农民自发组织的民间杂耍队表演舞龙灯、踩高跷、跑旱船等民间艺术,镇统一组织的文艺演出,还有全镇24个村的农民摆摊卖葡萄等活动。葡萄节推动了大泽山葡萄生产的发展。所产葡萄不仅销往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还远销东南亚、香港等地。在1987年世界葡萄酒博览会上夺得银质奖的“伊斯林”葡萄酒就是以大泽山葡萄为酿制原料的。到1990年全镇葡萄种植面积发展到2万多亩,品种达300多个,总产量1590万公斤,总收入1500万元,人均6880元,占全镇农民人均收入的一半以上。葡萄节不仅是大泽山的节日,而且已成为平度市盛大的经济文化节会。1991年9月1日举办的“平度葡萄节”期间,举办了全市工业产品展销、经贸洽谈会、大型物资交流会、葡萄制品展销会、对外经贸项目洽谈等活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葡萄节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创造了积极有利的条件。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