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祭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祭祀祖先活动的种类之一,是所有祭祀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一般选择在节令举行,如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春分、清明、端午(农历五月初五)、中元(农历七月十五)、中秋(农历八月十五)、重阳(农历九月初九)、秋分、除夕等,而又以春秋两次大祭最为隆重。多数宗族都定在春分和秋分这两天进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宗族全体成员都参加。祭祀时,动用宗族公产,购置大量食物,作供奉祖宗和全族聚餐使用。全体族人要在祭祀的前一天沐浴更衣,戒酒戒荤,杜绝尘念,静思祖宗。祭日清晨,参祭人员有官爵者着官服,无官爵者着盛装,梳洗干净后,聚于祠堂。由宗子担任正献主持整个祭祀活动。族长协助宗子,担任分献。还有陪祭诵祝(诵读祝文)、嘏辞(代表祖宗向子孙训词)、赞引(唱礼)、分引(引导正献及分献至神位前)、执事等。打开神椟,取出神主,跪拜焚香,给各神主献新食斟酒、点茶,众人皆鞠躬三拜。祭毕,由宗族设宴全族饱餐一顿或把胙肉分发到各户各丁。聚饮或分胙的费用均从族产中开支,以表示列祖列宗在阴间赐子孙衣食。 又称“族祭”。满族祭祀习俗。一般在秋后或腊月举行。连祭3天或5天,包括朝祭、夕祭和背灯祭等。届时,烧香上供,歌舞壮观,规模宏大。程序是第一天祭祖,其上午祭诸神,以打糕作供品;下午杀猪祭祖先;晚上进行背灯祭。第二天祭索伦杆,即在院内杀猪,做小肉饭,吃饱为止,余者埋掉。第三天祭佛托妈妈,换索,求子孙兴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