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蒙古国的建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大蒙古国的建立

分类:【地域文化】

公元1206年,蒙古贵族在鄂嫩河畔举行传统的大忽邻勒台(直译意为大聚会)。全体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全蒙古地区的大汗,“建九脚白旄纛”,上汗号曰“成吉思”,建国曰“也客?忙豁勒?兀鲁思”(意为大蒙古国)。这标志着蒙古民族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蒙古国的建立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以来使牧民备受兵燹之祸的部落纷争,彻底打破了因割据引起的闭塞,这种闭塞严重阻碍各部正常的交流和发展。新的政治制度使蒙古国成为民族熔炉,使方言各异、经济发展不一的蒙古语族游牧民团结为一个民族共同体,蒙古就成了这个共同体的族称。

蒙古国的建立使草原社会秩序得以整顿,从而保障了牧人正常的生产活动,并沟通了各部的经济交换渠道,为消除各部之间的经济、文化差别提供了社会条件。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游牧经济以周而覆始的形式世代循环。这种生产活动具有稳定的机制,但也产生了巨大的惰性,使草原畜牧经济长期徘徊在单一经济水平阶段,因此,只有对外交流才能为草原经济输入新的活力。统一的蒙古民族共同体正具备了向外扩张、对外交流的强大实力。

蒙古人以部落林立过渡到形式稳定的民族共同体,从贵族互相攻劫到建立统一的大蒙古国,这是蒙古草原地区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时代呼唤着自己的英雄,而这个英雄必须能体现历史法则。他既是战士,又是统帅;既是民族领袖,又是那颜(官员)阶级的政治代表。成吉思汗正是以这种身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他为建立蒙古父权制军事封建汗国所做的努力充分表现了他参与创造历史的积极性。

蒙古国的建立结束了蒙古社会的父权制部落制度。国家作为那颜阶级统治哈阑(平民)阶级的暴力工具,具有无庸置疑的进步作用。因为蒙古草原诸部作为一个共同体正式进入阶级社会,蒙古民族从一个低级生产水平进入一个更高级的生产水平发展阶段,这是一个划时代的飞跃。就其本质而言,是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

蒙古人继匈奴、鲜卑、突厥、回纥等民族之后,再次将草原社会统一为一体。这种统一的深度和大蒙古国的业绩是前人无法比拟的,其影响已不限于蒙古草原,而且随着蒙古人对外发展,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和亚洲许多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命运。

大蒙古国建立之后,蒙古游牧贵族集团决定出征中亚乃至欧洲。成吉思汗及继承者曾举行过三次大规模西征。西征不仅摧毁了花剌子模汗国,击溃了俄罗斯大公联军,灭亡了阿拔斯王朝,并且在被征服地区建立了钦察汗国(1256―1353)伊利、汗国(1243―1502)。蒙古西征用火和剑拆除了欧亚各国的封建壁垒,使中西交通得以发展,推动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但是,这种历史进步的代价是惨重的。被征服地区的经济文化遭到空前的掠夺和践踏。当地人民因反抗被大批杀戮,有些地方竟白骨蔽野无人烟的凄惨景象反映了蒙古游牧贵族的野蛮酷烈。

西征给蒙古地区带来了一系列变化。战争掠夺充实了蒙古贵族的府库,驱掠来的“西域工匠”所创造的劳动成果不仅使蒙古宫廷及贵族生活用品变得丰富多彩,还促成了蒙古地区城镇的兴建、经济聚落的形成。西方商人深得蒙古贵族宠爱,来往于东西方,所辟草原丝绸之路非常兴旺。畏吾儿文化在蒙古统一之前即已在草原游牧社会散布,而西来的色目人又带来了伊斯兰教、基督教文化。从天文历法、器皿制作到建筑美术等,蒙古地区一度浸濡于西域文化氛围之中。这对蒙古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过强烈影响。

当蒙古铁骑笾笾南下之际,伟大的中原文明也开始了北上的历程。蒙古地区从匈奴到辽金时代,中原文明影响时断时续,不绝如线。从成吉思汗南下到其孙忽必烈建立元朝,中原文明与西方文化在蒙古人中介下,在蒙古草原激荡交汇,迸射出耀眼的火花。这对蒙古人的文化选择有很大的影响。但是,蒙古人的选择受到其传统文化制约。他们从外来文化中汲取了发展自己的必要养分,游牧文化所形成的价值体系使他们没有拜倒在外来文化中而丧失自己的特点。蒙古国时期的草原文化呈现出繁富灿烂的景象,为后世的文化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多种文化汇流中,中原文化的影响随着忽必烈入主中原而日益深化。元朝的建立使蒙古草原与中原地区连为一体,从此,蒙古人的历史命运与中原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5: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