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跃进时期的教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跃进时期的教育分类:【地域文化】 1958年,全国开始了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大跃进”,山东省的教育也盲目追求高指标。高等学校采取老校支援、中专戴帽等方式,由1957年的7所,发展到63所,设专业159种,专业点269个;中等师范学校由1957年的49所,发展到249所;中、小学及成人教育也盲目追求高速度。为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各级各类学校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广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采用土法上马,大建土高炉,师生齐动员大炼钢铁。高等学校进行了教学、生产劳动与科学研究三结合的改革尝试。在办学形式上,采取了国家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学校教育与自学,免费与民办公助“五个并举”的方针,不顾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及教育自身的承受能力,盲目追求“高指标”,片面强调生产劳动,忽视课堂教学,打乱了正常教学秩序,降低了教学质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