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酒缸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大酒缸

分类:【风俗文化】

北京的大酒缸,地方风味十足。解放前,凡是繁华热闹的去处,大都开有此种铺面,进门是一张木栏柜,柜上的盘子里盛着时令酒菜,柜台外蹲着几个贮酒大缸,缸上盖着朱红缸盖,权作酒桌,大酒缸因此得名。

昔时经营大酒缸的多为山西人,以零卖白酒为主,也卖黄酒。顾客们围坐在酒缸四周的方凳上,一边小酌,一边闲聊。这里没有尊卑贵贱之分,且不说深交挚友,就是素昧平生,聚此也常怀相识恨晚之感。隆冬腊月,屋外冰封雪裹,店内炉火熊熊,一碟绿韭拌豆腐,几条小酥鱼,酒友们一个个喝到兴处,说到兴处,弥漫的暖气中,别有一番情致。

大酒缸的招徕,主要是它的酒菜和零卖食品。其酒菜分自制与外叫,自制又分常有与应时。像煮花生米,煮小花生,辣白菜,拌豆腐丝、豆腐干,拌海蜇,等等,皆属常有酒菜。像鲜藕、拌菠菜、蒸河蟹、香椿豆什么的,都算应时酒菜。盛酒菜的碟子分大小两种,一般的酒菜是小碟两大枚铜钱,大碟是三大枚铜钱。除了卖这些凉碟,有的大酒缸还卖爆羊肉,以二两、四两、半斤计。酒后爆二两羊肉,多放葱,或要几个火烧,或炒半斤饼,热乎乎吃下肚,着实令人惬意。热菜里还有一种炖鱼。鱼多用黄花鱼,在冬去春临,乍暖还寒,冷碟食毕之后,再来碟滚烫热鱼,令人周身暖和,热乎乎之感。

大酒缸除了自制的酒菜,还有外叫的酒菜。这个外叫并非到别的饭馆去叫,大酒缸的门外都有它“牵连”着的营业,专卖凉热酒菜,主要是肉类。凉的有“熏柜子”,多卖熏猪头脸和肘子,还有猪心、猪肝、猪肺、粉肠、肥肠、大肚等。另一种是专卖驴肉的“白柜子”。“天上有龙肉,地下有驴肉”,由此不难看出老北京的别一美馔之求。

大酒缸外面卖热酒菜的大致有“苏造肉”、“炸?”、“卤煮小肠”,卤煮是用盐、酱油加五香料,与家常炖的味道迥异;“水爆羊肚”简称“爆肚儿”。早年天桥的“爆肚石”、东安市场的“爆肚王”都是很有名的。爆肚的火候最要紧,要脆要嫩。

此外大酒缸还代制食品。可随四季变换的“清水饺子”,一角钱可买二十个,俗称“饺子就酒,越喝越有”,为大酒缸大宗食品。因大酒缸多为晋人所开,带卖山西刀削面,拨鱼儿,便成了它的另一营生。只见厨师左手托一大团面,右手执一薄刃,抖动轻灵,削下的面片如纷飞的雪花落入沸水。稍俟,捞在碗中,浇上肉卤,吃起来,既有韧劲又爽口,不失酒后一乐。

是老北京特有的一种酒肆,在繁华的街头和临近闹市的巷口,大都设有这样的酒肆。这些酒肆与通常的酒馆不同,一间或者几间门脸,进门都是一字形或者曲尺形的木柜台,柜上放着许多大瓷盘,盘里盛着应时的酒菜,有荤有素。柜台外边摆着几个盛酒的大缸,缸上是朱红油漆的大缸盖,这也就是酒客们的饮酒桌,“大酒缸”也因此而得名。顾客们坐在酒缸周围的方凳上,一边品酒,一边与酒友山南海北地闲扯,交谈着社会新闻、掌故轶事、内幕消息、商业行情,大酒缸也因此成了北京人了解市面新闻的重要场所。这里没有高下尊卑、贵贱贤愚之分,饮客不论相识与否,大都一见如故。尤其是到了严冬季节,夜晚去酌上二两,再要一碟韭菜拌豆腐,两条小鲫鱼佐酒;店外是北风呼啸、雪花纷飞,店内却是炉火熊熊,真是既可打发时间,又可消寒的好地方。大酒缸的经营者大多是山西人,以售卖白酒、黄酒为主,配以爆炒羊肉、炖鱼等下酒菜,外加刀削面、拨鱼儿等主食,客人花钱不多便可酒足饭饱、肠暖胃开,因此非常受老北京人的欢迎。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