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分类:【传统文化】 这一思想出自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司马法》。《司马法?仁本第一》指出:“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意思是国家虽然安定,忘记了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就必然有危险。在有国家存在的阶级社会里,国与国之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和统治阶级内部因为利益冲突,随时可能爆发战争。和平安定在阶级社会中是相对的,战争则是绝对的。中国古代军事家早就朴素地认识到了战争普遍存在和随时都可能爆发的道理,认识到了安危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化。安定时期不忘国防建设,不忘战争的危险,时刻保持警惕,和平安宁的局面就可以保持,如果忘记战争危险,武备不修,国防不固,就很可能导致内部动乱和招致外敌入侵,和平的局面就会代之以战争,国家的命运也就危险了。居安思危,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作为和平时期加强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值得人们认真记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