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太学养士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太学养士

分类:【传统文化】

汉代设太学以培养人才的制度。董仲舒在贤良对策中提出求贤必先养士的主张,建议兴建太学以养士,并以此作为教化天下的基地。“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得矣。”(《汉书?董仲舒传》)汉武帝采纳他的建议,并责成丞相、太常贯彻执行。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丞相公孙弘提出:“请因旧官而兴焉。”(《汉书?儒林传》)即在原有博士官的基础上兴建太学,并建立了博士弟子员制度。在拟定创办太学的具体方案中,规定博士弟子的限额、身份及选送办法。招收博士弟子50人,可享受免除徭役和赋税的待遇。同时制定太学管理及博士弟子出路的提案。此方案获得汉武帝的批准,并于当年贯彻实施,太学由此兴建。太学招收学生的对象,主要不是贵族和高级官吏的子弟,而大多为士阶层及平民子弟,“公卿子弟不养于太学”(《文献通考?学校考一》),体现了太学“养士”的宗旨。这种教育既有别于西周以前的贵族教育,又有别于春秋时期的养士制度,而成为汉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