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太湖四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太湖四珍分类:【传统文化】 产于江苏南部太湖一带水域,“四珍”为银鱼、白虾、莼菜、珍珠。银鱼古称“脍残鱼”,晋张华《博物志》称:“吴王江行,食脍有余,弃于中流,化为鱼,名吴王脍余。”太湖银鱼,银色,通体透明,洁若玉,圆而细,身无鳞,长5至6寸,肉质鲜,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为上等佳肴。清康熙年间被列为贡品,曾有“洞庭枇杷黄,太湖银鱼肥”的佳对。太湖白虾,晶莹剔透,洁白美丽,一般长5公分左右,食用以鲜为主,以干为辅,其制作的虾仁,水灵灵,比青虾要高一筹。通常500克虾仁要有1500粒左右。太湖莼菜,是一种多年生水生浮叶植物,每年清明至霜降间可采摘嫩叶食用。莼菜古与鲈鱼齐名,相传晋代张翰居官洛阳,因秋风起思吴中莼菜、鲈鱼而弃官还乡。采食野莼菜由来已久,而种植莼菜则始于明末清初,营养价值很高,经常食用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对癌细胞也有抑制作用。太湖珍珠,属淡水蚌类珍珠,分人工养殖和自然生长两种。珍珠既可作饰品、配制化妆品,又是名贵药材,有安神定惊、清热益阴、明目解毒、防腐生肌等功效。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