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契丹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契丹

分类:【传统文化】

①古族名。本为东胡的一支,由8个部组成部落联盟。初以游牧生活为主。唐高祖时,其酋长孙敖曹内附,为置归诚州,太宗又为置松漠府,以其酋长窟哥为都督。武则天时曾为边患。唐玄宗开元时,契丹贵族内部分裂,阻午可汗将旧有8部划为20部。9世纪时,契丹人已经务稼穑,善畜牧,种桑麻,并学会冶铁术。②古国名,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先后吞并室韦、奚、渤海各族。辽大同元年(947),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攻破后晋都城开封,改国号为辽。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为金人所灭。

古民族名。原是东胡中鲜卑族的一支,生活在蒙古草原上,是一个逐水草而居的游猎民族。“契丹” 一名最早见于 《魏书?契丹传》,也就是说,直到北魏时代 (公元五世纪),契丹才开始活跃在北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关于契丹的来源,相传有一男子乘白马顺土河 (今内蒙古老哈河)而下,在潢水 (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 与一女子相遇,结为夫妻,成为契丹的始祖。他们共生八子,各居一处,形成了契丹 “八部”。在唐代,契丹曾臣服于突厥,然后在太宗李世民时归附唐朝,其首领被唐王朝赐姓 “李”,并被任命为都督,管辖契丹旧地。唐代后期,契丹八部结成部落联盟。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被推举为可汗,陆续征服突厥、吐浑、党项、沙陀等部,成为北方的霸主。公元915年,阿保机设计杀死其他七部首领,第二年即按照中原的方式,宣布正式即皇帝位,国号 “契丹”,后改称 “辽”,建元 “神册”。耶律阿保机死后,被尊为太祖,其子耶律德光即辽太宗继续向南扩张,后晋石敬瑭为了当 “儿皇帝”,不惜以出卖燕云十六州,换取契丹的支持,契丹从此可以长驱直入中原。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却始终无力收回燕云十六州。北宋曾数次征辽,宋真宗甚至御驾亲征,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只能以每年输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的代价,来换取和平。辽的疆域包括今河北、山西、东北大部及蒙古草原,比北宋的版图大整整一倍,不但是北宋无可奈何的劲敌,而且威震中亚和欧洲。俄语称中国为 “Китай”,就是契丹的音译。契丹在北方的统治延续了二百多年,直到北宋亡国前夕,被金兵所灭。契丹贵族逃亡今新疆一带,建立西辽,又苟延残喘了近百年,直到十三世纪初被蒙古铁骑扫平,才永远退出中国的历史舞台。有趣的是,这样一个威震中外的民族,在其立国之初,竟然还没有自己的文字,更没有成文法律,后来才仿照汉字创造契丹文。耶律阿保机一字不识,更没有读过兵书或经史名著,只能令人叹为“天纵之才”。

中国古族名、古政权名。源于东胡, 为鲜卑的一支。北魏时始见于史籍, 分布于潢河(今西拉木伦河)和土河(今老哈河)一带,东接高丽,西邻奚, 南至营州(今朝阳市),北连?砣、室韦。以游牧、狩猎、捕鱼为业。原是由“白马”、“青牛”两个氏族组成的小部落, 后发展为具伏弗、郁羽陵、日连、匹黎尔、吐六于、悉万丹、阿大何、羽真侯八部。隋唐之际, 建立以大贺氏为首的部落联盟。唐贞观年间,首领窟哥率众附唐,唐以其地置松漠都督府,窟哥为都督, 统十州。唐开元年间,大贺氏衰微,联盟领导权转入遥辇氏一系,一说遥辇氏历传九世,史称“遥辇九帐”。唐天钓四年(907),迭刺部首领耶律阿保机称帝, 耶律氏取代遥辇氏。阿保机统一契丹及邻近各部, 于十三年建立契丹政权。大同元年(947)改号大辽,先后与五代、北宋并立。保大五年(1125)为金所灭。契丹族逐渐与汉族、女真族、蒙古族融合。辽亡前, 宗室耶律大石率部分契丹族西迁,建

*

西辽政权(1124―1218)。契丹族在汉族等影响下,农业、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盛农谷,产镔铁, 并于神册五年(920)制契丹大字,后另制契丹小字。

东北古族名。属于东胡族系。源出鲜卑宇文部的一支。分布于今辽河上游一带。以游牧为生,兼事射猎。北魏时,部落初兴,开始形成悉万丹、何大何、伏弗郁、羽陵、日连、匹黎尔、吐六于、羽真侯等八部,史称“古八部”。诸部首领称为大人。其中大者已有车三千乘,众万余口。自太武帝太平真君 (440―451)以来,各以名马文皮向北魏朝贡,并与内地交市于和龙、密云之间。孝文帝太和三年(479),因惧高句丽和柔然(蠕蠕)侵扰,一些部落南迁于白狼水 (今大凌河) 以东地区。隋唐之际,其社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由古八部演变为大贺氏八部,即达稽部、纥便部、独活部、芬问部、突便部、芮奚部、坠斤部、伏部,组成了较稳定的部落联盟。尔时,突厥称雄于蒙古草原,被迫依附之。唐贞观二年(628),首领摩会摆脱突厥束缚,率部归附唐朝。二十年(648),首领窟哥率诸部内属,唐置松漠都督府,以窟哥为松漠都督,封为无极男,赐姓李氏,同时将诸部分置十州,以各部酋长为刺使。唐武后时,不堪营州都督赵?的侵侮,起兵反抗。玄宗开元三年(715),李失活为大贺氏部落联盟首领,又率部内属,任松漠都督。天宝初年,大贺氏为遥辇氏取代,改组为旦利皆、乙室活、实活、纳尾、频设、纳会鸡、集解、奚?八部,称为遥辇氏前八部,组成新的部落联盟。后又重新组建为迭剌、乙室、品、楮特、乌隗、突吕不、涅剌、突举八部,称为遥辇氏后八部。在遥辇氏部落联盟时代,其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唐末,迭剌部首领耶律阿保机兴起,取代遥辇氏,统一各部,并征服邻近各部族,建立辽朝(916―1125),成为这个王朝的统治民族。随着辽王朝的发展而壮大,不断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并使之与草原传统结合,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皆有建树。辽末,女真兴起,天祚帝保大五年(1125),辽为金所灭。除跟随耶律大石西迁者以外,大多数契丹人归附金朝,成为一个被统治民族。金朝也曾设猛安谋克统治之,并将他们分迁各地。到了元代,与汉人杂居者则融合入汉族,与蒙古等族杂居者则融合入蒙古等族。

①中国北方古族名。源于东胡后裔鲜卑。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始见于《三国史记》 (卷18)、 《魏书》始立《契丹传》。是后《北史》、 《隋书》、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皆有专传。南北朝时,游牧于今两辽河上游及其支流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流域。后内附于隋。唐初,形成大贺氏为首的部落联盟,拥兵三万四千。仍分八部,凡征发,诸部共举。猎则分部,战则同行。武德二年(619),唐以其内稽部置辽州,为唐在契丹设羁縻州之始。贞观二十二年(648),唐置松漠都督府,辖羁縻州10,以其酋帅窟哥为都督,赐姓李,封无极县男。武后万岁通天元年(696)五月,契丹首领松漠都督李尽足与妻兄归城州刺史孙万荣举兵反唐,陷营州, 自号无上可汗,兵至数万,屡败官兵。十月,尽忠卒,万荣带领其众。次年六月,为唐及突厥联兵所败,万荣被部下所杀, 起义被镇压。契丹转依突厥。开元四年(716),首领李失活复降唐,受封松漠都督、松漠郡王、行左金吾大将军。二十三年(735)契丹知兵马官、北平王、检校松漠都督李过折被泥礼所杀,大贺强氏衰落,为遥辇氏部落联盟所代。天钓四年(907)正月,于越(掌军马官)耶律阿保机取代遥辇可汗痕德堇(一作钦德)即汗位。后唐天钓十三年(916),统一各部,称帝,建元神册,国号契丹。创文字,立制度,筑皇都,灭渤海,国号时称契丹时称辽,与五代和北宋并之。保大五年(1125),亡于金。辽亡前,宗室耶律大石率部分契丹人西迁,建西辽政权。天禧三十四年(1218),帝位为乃蛮王子屈出律所篡。元太祖十三年(1218),复为蒙古所灭。契丹逐渐与汉族、蒙古族等融合。元末契丹族遂在历史上消失。②国名和朝代名。后唐天钓十三年(916)耶律阿保机所建。天显十三年(938),石敬唐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大批汉民为契丹编民。辽太宗耶律德光为便于统治汉民,把民族色彩浓厚的契丹改为汉人易于接受的大辽。统和元年(983),又改国号为契丹。咸雍二年(1066),复改国号为辽。直至保大五年(1125)亡国。据契丹文记载,即使在称辽的年月,也称国号为契丹。仅在汉语汉文中通用辽。汉人则习惯把整个王朝称为辽。耶律大石所建西辽,在契丹语中亦称作契丹。契丹王朝据有北半中国,控制陆路中西交通,世界影响深远,以致某些民族语言中至今仍称中国为契丹。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5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