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奶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奶茶分类:【文化精萃】 蒙古人的日常饮料。奶茶的做法是,将砖茶捣碎,装入小布袋,放进盛满水的铁锅中煮,烧沸后,加少量新鲜牛奶,用勺扬几下,使奶完全融入茶中。有些人家煮奶茶时还放少许盐,使奶茶稍有咸味。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牧民喝奶茶,城里人也喜欢它。到蒙古人家作客,家家户户都以奶茶招待。乌兰巴托的餐厅饭馆也供应奶茶。蒙古人一日三餐喝茶,见面时不问“吃早饭了吗?”而是说“喝过茶了吗?”吃中午饭也叫喝茶。 藏族民间常用饮料。流行于甘肃、青海、西藏等地区。制作过程是先将大茶放在锅中或者茶壶里熬煮,当茶水煮成赤红色时,用特制的漏勺掠去茶叶末,加入牛奶煮沸即成奶茶。饮用时如加入少量食盐,会使其味道更加鲜美。奶茶有提神清脑,解除倦乏,生津止渴,滋润咽喉等作用。藏民多食糌粑和手抓羊肉,喝上几碗奶茶,不但有消食化腻的效力,还能保证一天之内不会出现饥渴之感。常饮用奶茶,还可以弥补长期吃肉食引起的维生素C缺乏症。奶茶也是藏民招待宾客的常备饮料。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旅者游客,只要进入藏民的帐房,揖坐之后,就会有一碗热气腾腾、香味漂溢的奶茶端至座前,供请品尝。此乃藏族人民礼貌好客的风俗。 蒙古族日常喜用的饮料,也是招待客人的必需品。先将砖茶在锅里或茶壶里煮熟,当茶水变成赤红色时,用特制漏勺掠去茶叶末,倒入牛奶再煮开即可。食时可拌以奶油、黄油、炒米等,醇香扑鼻。奶茶使人生津止渴,提神醒脑,消困解乏,在高原干燥寒冷地带,更有滋润咽喉、消食化腻的作用。食肉食引起的维生素C的缺乏症也可靠奶茶来弥补。在草原上,奶茶更是成为牧民不可缺少的朝夕与伴的日常饮料。 蒙古、藏、土、撒拉、回等族的民间常用饮料。流行于内蒙古、西藏、青海、新疆等地:一般先将茯茶在锅里或茶壶里熬煮,当茶水变成赤红色时,用特制的漏勺掠去茶叶末,倒入3成、4成或对半的牛奶,煮沸后再加适量的食盐即成。牧区纯用奶子加茯茶煮成,大都不加盐。营养价值高,使人醒脑提神,消困解乏,生津止渴,在高原寒冷干燥的环境,更有滋润咽喉,消食化腻的效力。 塔塔尔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烹制奶茶很有讲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烹制奶茶的原料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一般多用茯茶作原料。先把茶水熬得浓淡适宜,撇去茶叶渣子,将熟奶子(牛奶、羊奶)掺入混匀,使其煮沸,待茶乳完全交融后,加适量食盐即成。饮奶茶时,把奶茶盛入碗中,稍加奶油或酥油,然后将切成小片的馕泡奶茶,慢慢食用,可算最简单的一餐。奶茶又是塔塔尔族待客的常备饮料。待客时,主人坐在客人的下方给客人敬茶。随唱随盛,宾主谈笑风生,情感水乳交融,是交往的重要方式。此外,奶茶还有驱寒、止渴、生津、化食的作用,十分可口,富有营养。 西藏的奶茶有两种。一种是将茶水烧开后,加进牛奶和适量食盐的咸奶茶,藏语谓之“俄甲”,多在安多地区盛行。还有一种是盛行在拉萨、山南、日喀则等城镇的加了白糖的奶茶,俗称“甜茶”,藏语谓之“俄玛”。这种茶是用红茶熬汁,再加入牛奶和白糖,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很受欢迎。拉萨街头有许多这样的甜茶馆,前去光顾的大多是年轻人。他们边喝茶边玩一种“克朗球”,输者付茶资。上班族茶余饭后也经常在甜茶馆消磨时光。 受蒙古族习俗的影响,清代北京满族人喜饮奶茶。奶茶的具体做法是在牛奶中加适量奶油和黄茶、青盐,置于火上煎熬而成。在清宫中,奶茶还是一种主要饮料,皇帝用膳毕,茶房都要适时备供。 在老北京,奶茶铺可谓是比比皆是。奶茶铺一般经营奶酪、奶卷等奶制品,因为经营品种单一,所以门面一般不大,一两间铺面房足矣,一做客座,一做作坊,小的店铺甚至自养奶牛、自行挤奶操作,所以设备、装饰都比较简陋。奶茶铺一进门,迎面三五客座,一律白木方桌、条凳。靠墙有一只使用天然冰块的木制冰箱,奶品分层分类放在冰箱里。冰箱内盖块毛蓝粗布,冰箱外也用毛蓝布做箱围,看上去还较为清洁。虽然类似于小饭馆,但入眼清净,而且没有小饭馆的油烟气,屋内荡漾着轻微的奶香。设备虽差,气氛尚好。北京的奶茶铺消亡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 比清茶更高级一点的就是在熬好的清茶中加进牛奶,这也就是青海蒙古族、藏族最常饮用的奶茶。在牧区草原上,藏族群众终日要喝奶茶,奶茶是牧民们朝夕为伴的饮料。煮奶茶一般用铜锅或铜壶,当清茶煮沸、茶水变成赤红色时,用特制的漏勺捞去茶叶,倒进鲜奶,调进适量的青盐煮开,即可品尝到风味浓郁,热腾腾、香喷喷的奶茶了。 奶茶可以提神醒脑、解除疲劳、生津止渴。在寒冷干燥的高原上,更可以滋润咽喉、消食化腻,因而是藏族群众一年四季都离不了的饮料。 是蒙古族最喜饮用的饮料,如有客人来,主人首先要热情地捧给一碗热气腾腾的奶茶,俗语说:“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奶茶的制法是先把茶或茶砖掰碎放在锅里加水熬,待水呈微红色,再放入适量的盐和牛奶或羊奶,待煮沸,把茶渣滤出,奶茶即成。 蒙古人招待客人的茶点,就是奶食品佐以奶茶; 而招待客人的饭菜,就是肉食加奶酒。蒙古族的饮食习俗是分食制,长辈人在一张桌子上就餐,一般人在另一张桌子上就餐。大伯子不能和兄弟媳妇同桌吃饭。不吃死牲畜的肉,不吃狗肉,不吃驴肉,特别是不吃白马肉,因为努尔哈赤骑的是白马,白马是老佛爷骑的,认为吃白马肉不吉利。这些禁忌日久而成饮食习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