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姑嫂关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姑嫂关系分类:【中国民俗】 丈夫的姐姐称大姑子,因她一般已经结婚走了,对娘家事务干预有限,所以大姑子与弟媳的关系,说不上复杂和尖锐。丈夫的妹妹称小姑子,一般比哥哥结婚晚,要在娘家和兄嫂共同生活或长或短的一段时期。姑嫂间的接触和磕碰是现实而具体的。在河北农村,不论旧时和现在,多数姑嫂间能平和相处。嫂子教小姑针线活,有的帮助小姑找对象;小姑向嫂子学活,学做媳妇的经验。当婆媳间有争执和冲突时,小姑能公平看待谁对谁错,不是无原则地护自己的母亲。姑嫂间即使有时发生误会和不和,也不难解决,形不成疙瘩。 在少数家庭中,婆婆欺负媳妇,小姑觉得理亏,便去劝说母亲,安慰嫂子。母亲给嫂子派重活,比如一晚必须纺多少棉花,小姑子有时暗中帮嫂子完成。母亲不让嫂子吃饭,小姑子常背着母亲,暗中给嫂子送吃。嫂子不能适时怀孕,婆婆心急当奶奶,而有抱怨情绪;嫂子生了女孩,没生男孩,婆婆冷淡,不热心照顾产妇,小姑子能同情、安慰,并用心照料嫂子。贤惠的小姑子认为,嫂子来到咱家里,够不容易了,不能另眼相看。在自己家我是小姑子,结婚到夫家,也会成为媳妇,所以对嫂子要以诚相待。 少数小姑子认为嫂子是外来人,不好容纳她,或者认为不给嫂子点厉害,她就会在家中称王称霸。婆媳间发生争吵时,小姑子不问有理没理,必定站在母亲一方,共同对付嫂子;在母亲跟前说嫂子的坏话,拨弄是非;自己好吃懒做,却对母亲给嫂子干重活、累活幸灾乐祸;哥哥打骂嫂子,她暗中高兴;极个别小姑子还在哥哥跟前说嫂子的坏话,甚至挑拨哥哥和嫂子离婚等;嫂子一时怀不上孕,或者生了女孩,她自觉不自觉地站在母亲一边,抱怨嫂子;受母亲偏爱,不干家务或者很少干家务活,吃穿用却要占头份。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家庭规模渐小,年轻夫妻和父母分家提前,结婚时小夫妻有自己另外的宅院和锅灶,与公婆、小姑子不再“在一个锅里撂勺子”,生活中保持着一定距离,婆媳、姑嫂、妯娌间的矛盾就不那么直接和严重了。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