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威呼与满族船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威呼与满族船舰

分类:【风俗文化】

独木船,满语称“威呼”。“长二丈余,阔容膝,头尖尾锐,载数人,水不及船常寸许,而中流荡漾,驰如竹箭,些真刳木为舟也,遇河水暴涨,则联二为一,以济车马”。满族人经常驾“威呼”闯急流险滩。嘉庆年间,显名满族学者缺姓名?到黑龙江任职时,曾几次乘坐这种小船,他说:“中流瞑目不敢视,其险可想”。后来,满族的“威呼”不一定用独木刳成,凡是类似的木制小舟,也通称“威呼”,如今,东北满族仍喜驾“威呼”。

桦皮船,往昔居住在乌苏里江、黑龙江畔的满族人也常制桦皮船,桦皮船长十余尺,宽三尺左右,两头尖而向上翘,用松木做架,外面覆以桦皮。桦皮接头处用柳条作线或用鹿筋作线缝合,然后涂上松树油即可。船体很轻,转移时可用肩扛起。平时搁置岸上,用时一人就可推入水中,顺流用桨,逆水用篙,时速可达二十至五十华里,常用于狩猎和捕鱼。

飞船,原居阿速江至散鲁温一带的海西女真人“出入乘上板船,头置桠权木根,如鹿角状,两舷荡桨,疾行江中,谓之广窟鲁。”这种“广窟鲁”以后成为清代用以海上作战的“飞船”。

船舰,清初,康熙帝下旨令宁古塔将军治所迁至吉林,“修造船舰四十余艘,双帆搂橹,与京口战船相类,有江船数十,亦具帆樯,日习水战,以备老羌”。(见《扈从东巡日录》)。那时,吉林“船厂”造出作战所需的各种补给运输船,划子船、桨船、渡船等,康熙帝东巡吉林时,看到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吉林水师营,写下了大气磅礴的《松花江放船歌》,其中有几句是赞扬水师营的船舰:

浮云耀日何晶晶,

乘流直下蛟龙惊?

连樯接舰屯江城。

这是清代造船史上辉煌的一页。

渤海王朝时期的大型海船,元代女真人的渡江战船现已无从考究。满族人常用的还有渡口平板木船和江河中用的大木船、帆船。往昔喜庆时,还常用带棚的漂亮轿船。在黑龙江接受贡品,主持各族民间贸易的满族官员乘坐庐船,这是木制的大船,中后部有高大的桅杆,桅下有长长的芦逢,芦蓬后接一宽敞的木屋式船舱,舱中右侧有离地二尺余的木板条炕,上摆炕桌,官员可在上休息、饮酒。船舱至船尾有凉篷。随行人员的庐船比较简单,中间有芦棚,而无屋式船舱和凉棚(见《东鞑记行》)。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5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