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孔子墓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孔子墓

分类:【传统文化】

在山东曲阜县城北孔林享殿后,公元前479年孔子死后即葬此。据《孔氏祖庭广记》载,墓曾遭秦始皇盗掘。现墓有神道相通,封土高约4米,呈偃斧形。墓前石碑二通,后碑题篆书“宣圣墓”三字,立于元乃马真后三年(公元1244年);前碑题篆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立于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再前有石坛,据《曲阜县志》载: “石坛者,汉鲁相韩敕所建造也。初弟子于夫子家前瓴甓为坛,方六尺。敕始易以石,方三尺,厚如之,纵横各七”。唐代易以泰山封禅石。墓东为孔子之子孔鲤墓,墓南为孔子之孙孔?墓。

位於孔林中部偏南。“孔子葬?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相耘而去”,“唯子谕?於冢上,凡六年然後去。弟子及?人往?冢而家者百有鹞室”,“?世世相?以??奉祠孔子冢,而衷儒嘱顿、囔?、大射於孔子冢。孔子冢大一?”(《史??孔子世家》)。墓前有祠?,本?弟子?以歹砌成,“方六尺,陪地平”。??永?二年(156)?相眍?改?石,石方三尺,况横各七,?於墓前建神樵一殓,?南建??三殓。?末,《皇盂》?蒌:“孔子冢去城一里。冢?百?,冢南北?十步,?西十三步,高一丈二尺”。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到曲阜祭祀孔子,命?孔子起?栽柏,修???。唐代??祠?改?泰山封墩石。宋宣和元年(1119)?朝廷同意刻氧石?,五年立於墓前。建炎二年(1128),金兵南下,曾挖掘孔子墓,被金?完?宗翰制止。蒙古乃褚真后三年(1244),孔子五十一代?、阴封衍慢公孔元措始立墓碑,铨“宣慢墓”三字,益津高乱篆?。 《曲阜胯志》、《晟里文?考》衷?作宋宣和殓刻立,锗,那?孔元措尚未出生。明正靳八年(1443),五十九代衍慢公孔彦课新立“大成至慢文宣王墓”碑。

位于孔林享殿后院内。墓前石碑二通:前碑明正统八年(1443)立,镌黄养正篆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后碑宋淳钓四年(1244)立,碑题“宣圣墓”,系益津高

书。碑前有石台,即祠坛。 墓高6米,直径12米。东侧是其子孔鲤墓,前方有其孙孔?墓,建造布局含“携子抱孙”意。孔子墓西侧偏南5级露台上,有“子贡庐墓处”,明嘉靖二年(1523)御史陈凤梧主持修建,灰瓦顶,东向3间,5檩硬山建筑。孔子于公元前479年去世后,诸弟子守丧三年,“唯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史记?孔子世家》)。

位于曲阜市城北1.5公里孔林内,东周墓地西北部。墓有高大圆丘形封土,前有明正统八年(1443年)所立石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之墓”,以及石供桌、石香炉。据《孔氏祖庭广记》载,墓曾遭秦始皇发掘。墓东为孔鲤墓,南为孔?墓,墓前皆立石碑,其格局即所谓“携子抱孙”。孔子墓东南有宋真宗、清圣祖(康熙)、清高宗(乾隆)驻跸亭三座。再南为楷亭,亭旁枯树相传为子贡手植。《史记》载,孔子殁后,弟子皆结庐守墓,服丧三年,唯子贡思慕情深,三年后复独居三年始归。明嘉靖二年(1523年)御史陈凤梧于孔子墓西南建屋三间,并立“子贡庐墓处”石碑。孔子墓在文化大革命中曾遭严重破坏,后国家拨款重新修复。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曲阜孔林内东周墓地西北部,享殿之后,为孔林的中心所在。公元前479年孔子死后即葬于此。墓为一种特殊尊贵的筑墓形式,称为“马鬣封”,上封土高约4米。四周环以红色垣墙,周长里许。墓前有巨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为明正统八年(1443年)黄养正书。据《孔氏祖庭广记》载,墓曾遭秦始皇发掘。墓东为孔鲤墓,南为孔?墓,其墓葬格局即所谓“携子抱孙”。墓前的石台,初为汉修,唐时改为泰山运来的“封禅石”筑砌,清乾隆时又予扩大。孔子墓东南有宋真宗、清圣祖(康熙)、清高宗(乾隆)驻跸亭三座。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4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