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安徽旅游文化概况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安徽旅游文化概况分类:【传统文化】 安徽简称“皖”,因境内有皖山、皖水,春秋时有皖国,故名。又因古时安庆为全省政治中心,徽州为经济和商业中心,故以两府首字相缀而得省名。它位于中国东南,华东腹地。境内西部是大别山脉,南部是皖南山脉、北部是淮北平原,中部是江淮丘陵。长江、黄河横贯全省。淡水面积居全国首位,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居于皖中。境内有汉、满、回、蒙、壮、畲等37个民族,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全省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每年4―11月为最佳旅游季节。安徽北缘黄河故道,南为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两大文化起源的交汇地带,有悠久古老的历史文化。早在30―40万年以前,安徽就有古人类从事生产劳动。商朝曾建都于亳州。西周有皖、舒、桐、巢、宿等国。战国时期,楚国曾迁都于寿春(今寿县),占有安徽全境,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自秦至明,安徽境内或置州、郡,或设府、县,废置不一。清康熙六年(1667年)正式设安徽省,委任安徽巡抚,驻安庆。民国初期,全省分三道、60县。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早在新石器时代,安徽就是著名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青莲文化和印纹彩釉陶文化的领域。战国时期,楚文化已相当发达。三国时代,安徽是建安文学代表人物曹操、曹丕、曹植的故乡。东汉末年,中国第一首长诗《孔雀东南飞》产生于庐江皖地。唐宋时期,李白、杜牧、白居易、欧阳修等著名文人,或在安徽为官从仕,或漫游寓居,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文。明清时期,产生了闻名全国的徽商,商业经济蓬勃发展,文化也相应发展,诞生了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派建筑、雕刻艺术、徽剧等,还产生了影响深远的文学流派――桐城派,有“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的赞语。千百年来,江淮大地哺育出一代又一代英才。其中,有先秦时期的庄子、管仲,汉代的张良、范增、桓潭、曹操、华佗、嵇康;唐代的张籍、李绅、杜荀鹤;宋代的包拯、毕?、李公麟,明代的朱元璋、汪道昆;清代的吴敬梓、戴震、方苞、姚鼐;以及近现代的陈独秀、胡适、陶行知、蒋光慈、张恨水等。安徽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境内留下了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全省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0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历史文化名城3座:歙县、寿县、毫州。全省著名的古迹,位于皖北的有:华佗祠、花戏楼、古地下运兵道、淮南王墓、报恩寺、孙叔敖祠等;位于皖中的有:包公祠、包公墓园、消遥津、教弩台等;位于皖南的有:歙县许国石坊、屯溪老街、黟县古民居等;在安徽其它各地还有:因欧阳修《醉翁亭记》而扬名的醉翁亭,李白曾游览吟咏的桃花潭,刘禹锡名篇《陋室铭》中的陋室,杜牧《清明》诗中描绘的杏花村等。由于安徽地处江淮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至今仍有许多古代战争遗迹,如“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八公山古战场,楚国伍子胥潜越的昭关,楚汉交兵的垓下,南宋名将刘琦大败金兵的顺昌(今阜阳)等。安徽的名山秀水,瑰丽多姿。有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现已成为国际旅游胜地;还有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九华山;有古称南岳、雄奇灵秀皆备的天柱山;有秀丽的琅琊山以及中国道教名山之一的齐云山等。还有浩淼壮阔的巢湖,风光如画的新安江,碧澈如玉的太平湖等。至于广德的太极洞、贵池的大王洞、石台的溶洞群等洞壑景观,也都各具特色,多采多姿。此外,还辟有7处自然保护区,其中保护区内的扬子鳄、白鳍豚都是我国独有的世界珍稀动物。安徽还有许多文化艺术瑰宝和特具魅力的社会风俗,如蜚声中外的黄梅戏,被誉为“东方芭蕾”的花鼓灯,传统的九华山庙会和涂山庙会,以及皖南狮子灯、巢湖龙舟赛、沿江灯会等。江淮大地资源丰盛,土特产甚多。茶叶久负盛名,有名茶祁红、屯绿、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敬亭绿雪等。传统佳酿古井贡酒列为全国名酒。长江鲥鱼、巢湖银鱼鲜嫩味美,为国内名产。歙县的三潭枇杷、砀山酥梨、怀远石榴、宣城蜜枣等也久享盛誉。传统工艺品有:被誉为“文房四宝”珍品的宣纸、宣笔、歙砚、徽墨,以及芜湖铁画、徽州竹编、舒州贡席、蚌埠玉雕等。安徽已形成以合肥为中心,以黄山、芜湖、蚌埠、阜阳、安庆等地市为枢纽的水、陆、空交通网络。铁路除津浦线贯穿境内外,还有淮南、阜淮、符夹、皖赣、宁铜等线。所有县城都通了公路。芜湖、安庆、铜陵、马鞍山、蚌埠等地成为水运重要港口。合肥、黄山、阜阳都建了民航机场。安徽有二级以上旅行社24个,全省旅游业正在蓬勃兴旺地向前发展。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