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甘谷脊兽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甘谷脊兽

传统技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谷脊兽始于清末,传承至今已有 130 余年。题材有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鱼虫花鸟,图案主要有佛、道、儒三家经典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莲花、梅花、牡丹、菊花等寓意花卉,龙、鹿、鹤、凤、马、麒麟、蝙蝠等祥瑞动物及博古等文房四宝。脊兽常通过象形、会意、比拟、夸张、谐音等艺术手法,将一些事物组合在一起,表达一定的心愿。民居脊兽用印花压模脊和五把鬃以下等级,寺庙屋脊有莲花脊和实心脊。甘谷脊兽在县内外很有名气。民谣有:“土桥子的瓦碴,双碾子的泥,史家坪的秀才多如鱼。”永安村(俗称土桥子)为主要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宗教建筑脊兽和民用砖瓦。农户多半有生产作坊,被称为“张大兽”的张海最为知名。张海(1874—1956 年),字子寿,自幼学习脊兽艺术,一生捏制脊兽,闻名陇上,人称“张大兽”。早年于渭源、陇西、宝鸡等地拜师学艺,与陕西张德高、北京王勤等名师切磋技艺,取多家之长,制作的脊兽庄重典雅,捏制的龙、凤、狮、马、狻猊、鱼、瞅儿、虎、鹤、鹰、鸽等脊兽,莲、梅等植物花卉惟妙惟肖,产品行销于甘肃境内以及邻境的名山寺观及乡绅名宦之家。1978 年后,传统古建筑文化重新得到重视,脊兽行业开始兴盛,张海的子孙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创新了工艺技术,用画幅、卡片上的图形作蓝本,捏制的脊兽形式更为多样,形象更为生动。1984 年,从河南引进琉璃挂釉技术,使甘谷脊兽在工艺创新上更进一步。甘谷脊兽工艺美观大方、庄重典雅、光泽晶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及浓郁的乡土气息。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7:5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