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安徽阚疃猴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安徽阚疃猴戏分类:【风俗文化】 昔日,每逢秋收农事完毕,安徽省利辛县阚疃、胡集、展沟集一带的乡村,有千余副猴担,三三两两,结伴成行,牵猴挑箱,云游四方,东到海滨,西到青藏高原,北至内蒙草原,南至琼崖,无不留下他们的足迹。有的至春节,有的至麦收时方回。猴戏担走城串乡,上山下岙,在街头巷尾、田边地角,随时可摆地摊演出。训练有素的猴子闻声起舞,滚翻跳跃,拉车爬竿,挑担耍棍,坐旱船,荡秋千……直至敬礼、致谢、维妙维肖,博得围观者笑逐颜开,一片欢声。尤其青少年,更为热心观赏。演罢,不拘零星小钱,随便收点馈赠;给点米面也行,管顿饭吃也可,不计酬资。玩猴人外出,习惯自称“颖州(今安徽阜阳地区)阚疃人氏”。因此,阚疃之名远播,阚疃猴戏也就遐迩闻名了。 阚疃猴戏已有百余年历史。早在清光绪年间,西粑河岸畔的程小楼庄遭受水灾,灾民逃荒到河南省唐河县,在那里学会了驯猴、玩猴,返乡后继续驯养,每逢灾荒歉年,外出玩猴便成了谋生之道,这总比靠讨饭棍乞食强得多,于是便沿袭下来。 近年来,猴戏如旱苗得雨,骤然勃发。在较短时间内,猴戏专业户、专业村、猴子交易市场等新鲜事物涌现出来。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