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与大秦文化交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宋与大秦文化交流分类:【传统文化】 “大秦”,汉唐时指罗马帝国或东罗马帝国。宋代史籍中的“大秦”,是一个模糊笼统的地理概念,大体包括今小亚细亚以西的地中海沿岸的欧亚北非地区与国家。《宋史》中的“拂热国”,或说指东罗马帝国,而一般认为当指塞尔柱突厥人统治下的小亚细亚一带(今土耳其)。《诸蕃志》中记“芦眉国”有城七重,丝织业较发达诸事,有人认为约指东罗马,或称“眉路骨国”、“眉路骨?国”。宋与这一地区的文化交流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直接的贡使聘问。元丰四年(1081)拂热国遣使来宋朝贡,献鞍马、刀剑、真珠等物,元钓年间又两次来使,宋廷回赐帛200匹及白金瓶、袭衣、金束带等珍贵物品。其二,间接的转贩贸易。据史载,宋人已知大食(今阿拉伯诸国)之西巨海(即地中海)中有巨舟(称“木兰舟”),可抵海西岸“木兰皮国”(或称“默伽猎国”,故地在今摩洛哥)。地中海中有“斯加里野国”,其“近芦眉国界”,或即今意大利的西西里。这都说明,已有许多商人从中国贩货至这些地区。近代考古发掘,小亚细亚的伊斯坦布尔诸地出土的宋代瓷片和铜钱即可为证。其中大多当是阿拉伯商人所转贩,故史称:“大秦国者,西天诸国之都会,大食蕃商所萃之地也。”同时,大食商人也把这一地区物产贩易入宋,如芦眉国所产蔷薇水、硼砂、栀子花、越诺布、苏合油、碾花琉璃、丝织锦绫等。可见,当时中西方间接的经济文化交流,主要由阿拉伯商人充当使者。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