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宋代书法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宋代书法

分类:【传统文化】

两宋时期,书法艺术承绪前人成就而有新的发展,并表现出一定的时代特色。

发展概况 宋初踵五代之敝,文化衰落,书坛亦颇显凋零。太宗喜好书法,始置翰林御书院,募求各地善书者,授以待诏、祗候、书艺等职,供奉皇室书艺之事。并时召王著、吕文仲等人入殿,研习书法,讨论字学。又以前人墨迹刻成法帖流布。书法艺术遂日益为人重视。北宋前期,独擅一长或兼工诸体的名家有徐铉、李建中、郭忠恕、句中正、释梦英、石延年、周越等,而陈抟、种放、林逋等名士,亦皆笔墨精妙,为世所重。北宋中、后期,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等大家相继而出,他们或追唐溯晋,熔铸古今,或独辟蹊径,别开生面,书学更为之一振。当时,文人士大夫习书论字蔚然成风,故书坛大兴,名家辈出,苏舜钦、范仲淹、文彦博、章友直、雷简夫、张友正、王寿卿、李公麟、文同等,皆以善书著称,欧阳修、曾巩、晏殊等,虽不以书名,但亦各具风致,粲然可观。徽宗尤嗜书艺,在位期间,宫内所藏法书空前丰富,书院诸官待遇亦有所提高,并创设书学,使生徒习正、草、隶、篆各体,以培养书法人才,是皆于书艺发展颇有促进作用。其时,极负盛名的书家有薛绍彭、蔡京、蔡卞、黄伯思等。南宋时,因高宗亦好书法,且多有建树,故书学在经历了“靖康之难”后较快得以恢复。时书坛之兴盛虽不及北宋,然亦不乏著称一代的名家,如吴说、吴琚、范成大、岳飞、陆游、张即之等,皆各逞其能,为人所重。总计两宋以善书知名者有800余人。

基本特点 综而言之,宋代书学不及晋、唐之盛,且有趋附时贵的不良书风,如米芾《书史》载:“李宗谔主文既久,士子始皆学其书,肥扁朴拙;…宋宣献公绶作参政,倾朝学之,号曰‘朝体’;韩忠献公琦好颜书,士俗皆学颜书;及蔡襄贵,士庶又皆学之;王文公安石作相,士俗亦皆学其体。”而帖学之兴,亦有其消极作用。但宋代书家自有其长处。诚如前人之论,“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潇洒蕴藉的晋人书追求平和自然的境界,刚健雄强的唐人书宗尚宏伟博大的气魄。与其异趣,宋人作书则多用以寄情遣兴,故轻视点画的精到完美和结体的工整妥贴,讲求意趣和神韵,提倡出新和创格,强调个人情感的自由抒发和运笔、结构的自由变化,表现出一种自由豪放、天真烂漫的风格特色。苏轼自述“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自出新意,不践古人”等,正是宋人艺术主张的典型体现。基于上述追求,宋人作书常不为前人成法所拘,甚至还出之以恣肆逸宕、狂放怪诞。这一特点在苏轼、黄庭坚、米芾及一些著名文人的行草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显著,朱熹曾云:“至于黄、米,而欹侧怒张之势极矣。”

帖学 宋代汇刻丛帖之风极盛,其于书法创作影响颇大。淳化三年(992),太宗以内府所藏及搜购所得之前人法书名迹,命王著编次摹勒,刻为《淳化秘阁法帖》10卷,以赐近臣。自此刻帖之风日益兴盛,各类丛帖层出不穷。其中,据《淳化阁帖》翻刻者有哲宗时的《二王府帖》、高宗时的《绍兴国子监帖》、孝宗时的《淳熙修内司帖》等;承《淳化阁帖》系统而加以增删者有潘师旦所刻《绛帖》、释希白所刻《潭帖》、刘次庄所刻《戏鱼堂帖》、张斛所刻《鼎帖》等;以内府墨迹重刻者有哲宗时的《太清楼续帖》、徽宗时的《大观帖》、孝宗时的《淳熙秘阁续帖》等;以私家所藏书迹辑刻者有宋绶的《赐书堂帖》、曹之格的《宝晋斋法帖》、石邦哲的《博古堂帖》、韩?胄的《群玉堂帖》等;以宋人书迹汇刻者有《绍兴米帖》、《西楼苏帖》、《英光堂帖》、《凤墅帖》等。摹刻丛帖为书法史上一划时代的创举,它对保存和普及前人法书、促成书艺之兴,均有颇大功绩。然刻帖中,真赝混杂,摹勒失真的现象较为普遍,且造成唯习法帖的不良书风,故消极影响亦甚明显。此弊宋时已有人认识,如米芾、范成大等即主张学书须观真迹,而蔡、苏、黄、米等人,亦正是能屏除帖学才得以成为成就卓著的一代大家。

篆隶 篆体书法自汉以后,因实用性下降而日趋衰落。五代宋初,文字学有所发展,金石学兴起后,研习铜器铭文又蔚然成风,故篆书颇有中兴之象。宋时善作篆籀古文者甚多,最著名的有徐铉、徐锴、郭忠恕、句中正、释梦英、章友直、邵、唐英、上官?、李寂、苏唐卿、王寿卿、黄伯思、李康年、陈孔硕等。现存书迹有徐铉《温仁朗碑额》、释梦英《说文字源》和《千字文》、章友直《步辇图题记》、苏唐卿《醉翁亭记》和《郁林观石刻》、唐英《兴颂》、上官?《王母宫颂》、李寂《昌黎五箴》、王寿卿《穆氏先茔表》、陈孔硕《处州孔子庙碑》等,唯多承李斯、李阳冰小篆笔法、体势而略作变化,艺术上并无很大建树。宋代隶体书法颇显衰落,虽有李宗谔、陈尧佐、王洙、李挺祖等以擅隶书著称者,然书迹流传实罕,书法艺术亦少可称道。

楷书 宋代楷书大家首推蔡襄、苏轼、黄庭坚。蔡襄大字端庄沉着,小字秀丽多姿,有“独步当世”之誉,代表作有《万安桥记》、《昼锦堂记》、《谢赐御书诗》、《茶录》等。苏轼豪放雄健,丰润秀伟,代表作有《宸奎阁碑》、《荔枝丹碑》等。黄庭坚秀劲峻拔,遒健精谨,代表作有《伯夷叔齐墓碑》、《头陀赞》等。苏、黄二人皆富有新意,自成一格,尤能代表宋代书风。宋徽宗创“瘦金书”,所书《楷书千字文》、《神霄玉清宫碑》等,瘦细劲挺,潇洒秀逸,别具风韵。张即之作楷略带行笔,所书《金刚般若经》、《楞严经册》等,虚实相间,俊爽峭丽,亦自成面貌。此外,袁正己、石延年、杜衍、宋绶、米芾、吴说、范成大等,皆甚有时誉。然宋人本不以楷法见长,故虽一代大家,若论法度森严,气格淳古,实逊于前代。

行草 行书因具有便捷流利、灵动多变的特点而最能体现宋人的艺术主张,故宋代诸体书中,行书最盛,传世作品最多,且最能代表宋代书法的艺术成就和风格特色。举凡两宋知名书家,大多以擅长行书著称,一代大家皆精行书自不待说,即或专工别体的书家以及不以书名的诗人墨客、文臣武将,亦多善作行书。宋人行书多能出新创格,自成面貌。如李建中之深厚温醇,蔡襄之遒丽婉媚,苏轼之天真烂漫,黄庭坚之纵横奇倔,米芾之欹侧多姿,薛绍彭之清润雅正,张即之之挺峻峭拔,皆在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而林逋、蔡京、蔡卞、米友仁、吴琚、岳飞、宋高宗等,亦各具风致,有所建树。宋代草书名家有苏舜元、苏舜钦、张友正、蔡襄、黄庭坚、米芾、宋徽宗、吴说、陆游等。黄庭坚作张旭、怀素一路狂草,雄放瑰奇,笔势飞动,实为一代之冠,代表作有《诸上座帖》、《李白忆旧游诗卷》等。蔡襄、米芾取法二王小草,潇洒俊美,亦颇可观。

宋代为书法史上继晋、唐以后的又一重要时期。以“宋四家”苏、黄、米、蔡为代表的宋代书家在书法创作中的创格出新,对提高和丰富书法艺术表现力作出了贡献,其不拘成法,强调个性与情感表现的书学观点,应视作书艺发展中的一大进步。虽后人对宋代书法的评价尚有分歧,但其在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则是无法忽视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