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代品官朝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宋代品官朝服分类:【传统文化】 朝服亦称“具服”,次于祭服一等的礼服。品官例于侍祠及大朝会时服用。宋代品官朝服大致承袭前代而略有变更。其冠有进贤冠、貂蝉冠、獬豸冠三种,衣裳皆为朱色。宋初之制有:进贤五梁冠,涂金银花额,犀、玳瑁簪导,立笔,绯罗袍,白花罗中单,绯罗裙及蔽膝,并皂缥椅,白罗大带,白罗方心曲领,玉剑、佩,银革带,晕锦绶,二玉环,白绫袜,皂皮履,一二品服之;中书门下则于冠上加貂蝉笼巾,称“貂蝉冠”。进贤三梁冠,犀角簪导,无中单,银剑、佩,狮子锦绶,银环,余同五梁冠服,诸司三品、御史台四品、两省五品等服之。进贤二梁冠,犀角簪导,铜剑、佩,练鹊锦绶,铜环,余同三梁冠服,四五品服之;六品以下无中单及剑、佩、绶。獬豸冠,亦称“法冠”,类似进贤冠,惟于梁上刻木为獬豸角,并涂以碧粉,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御史等执法之官服之,其梁亦依官品而定,衣有中单。元丰二年(1079),废前代以品级定冠绶的方法,制定以官等为标准的冠绶制度。时官分七等,朝服亦如之。一等,貂蝉笼巾七梁冠,天下乐晕锦绶,宰相、亲王、使相、三师、三公服之。二等,七梁冠,杂花晕锦绶,枢密使、知枢密院至太子太保服之。三等,六梁冠,方胜宜男锦绶,左右仆射至龙图、天章、宝文阁直学士服之。四等,五梁冠,翠毛锦绶,左右散骑常侍至殿中、少府、将作监服之。五等,四梁冠,簇四雕锦绶,客省使至诸行郎中服之。六等,三梁冠,黄狮子锦绶,皇城以下诸司使至诸卫率府率服之。七等,二梁冠,方胜练鹊锦绶,入内、内侍省内东西头供奉官、殿头,三班使臣,陪位京官等服之。御史台自中丞至监察御史,及大理卿、少卿、丞、审刑院、刑部主判官等,仍服獬豸冠,其梁依官而定,并改服青地荷莲锦绶,以别于诸官之红锦。其后又诏定诸军所服朝服,厢都军都指挥使、都虞候、领团练使、刺史服五等,军都指挥使、都虞候服六等,指挥使、副指挥使服七等。徽宗政和时,议礼局更上群臣朝服之制,其形制基本沿袭元丰之制,对各官所服等级略作调整,并作出更详细、明确的规定。南宋仍北宋旧制而未有变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