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宋代平民服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宋代平民服饰

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对平民服饰有颇为严格的禁例。如太宗端拱二年(989)诏县镇场务诸色公人并庶人、商贾、伎术、不系官伶人等,只许服皂、白衣,铁、角带,不得服紫;幞头巾子高不过2寸5分。真宗时禁民间以销金、贴金、间金、?金、圈金、解金、剔金、陷金、明金、泥金、楞金、背影金、盘金、织金、金绒?丝等装饰衣服,并不得服皂班缬衣。仁宗天圣三年(1025)诏在京士庶不得衣黑褐地白花及蓝、黄、紫地撮晕花样。景钓元年(1034)禁锦背、绣背、遍地密花透背彩段等。平民服饰最流行的样式有襦、袄、衫、袍、裤、帽、幞头、头巾等,以及用麻、草、布、棕等制作的鞋子。服装质料多用麻布,织造较为粗糙。平民服饰虽无明确的朝廷定制,但在习惯上却有一定之规。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民俗》载:“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谓如香铺裹香人,即顶帽披背; 质库掌事,即着皂衫角带,不顶帽之类。街市行人便认得是何色目。”“其卖药卖卦,皆具冠带。至于乞丐者,亦有规格。稍似懈怠,众所不容。”然宋时“逾僭”现象亦颇普遍,禁令、习俗实未为人严格遵守。此风至南宋中、后期尤盛,宋吴自牧《梦粱录?民俗》载:“自淳钓年来,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奇巾异服,三五成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非复旧时淳朴矣。”平民服饰在宋人画迹中多有形象的反映,如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便描绘了士绅、商贩、农人、医师、胥吏、船工、车夫,僧道等各色人物的服饰,其样式各依身份、职业不同而有差别,或科头,或梳髻,或戴幞头,或裹巾子,或顶席帽,或穿役袍,或披背子,或著短衫,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据画中看,士人、富商,服装较为齐整,多穿长可掩足的袍衫。仆役、小贩等下层劳动者多为短衣缚裤、麻鞋、皂巾,衣衫款式较前代更为窄短;穿法亦较为随便,或敞开衣襟,或卷起袖子,或系束腰带,或裹缠行缠,为便于劳作行路,服装下摆处多开衩,有的还将一边的衣角提起,塞于腰带间。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