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代旅游文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宋代旅游文学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是旅游文学发展的时期。宋代的文学成就,主要是诗、词、文,以山水为题材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宋初,王禹?、梅尧臣、苏舜钦的写景小诗,有一定的成就;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等,写过山水诗词及边塞诗词,在题材和意境上有新的开拓。柳永是北宋第一个着力写词的作家,他的《望海潮?东南形胜》是北宋词坛最早出现的长调慢词之一,作品用偶句来铺叙杭州、钱塘江与西湖的气象景色,层次井然,文思笔致。苏轼诗歌成就突出,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为写景抒怀之作,如《游金山寺》写游历江苏镇江金山寺的所见所闻,描述了长江从“初发源”到“送入海”的壮阔瑰丽景象。其他如《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子由渑池怀旧》、《新城画中》、《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等,亦妙丽新奇,千古传诵。他的词,开创豪放一派,气势磅礴,境界阔大。北宋后期的黄庭坚与江西诗派,秦观、贺铸、周邦彦等人,也写有很著名的山水诗与写景词。黄庭坚被贬逐四川多年后赦免,在返回江西修水故乡的途中路过洞庭湖滨的岳阳城,他登楼眺望湖光山色,感慨万千,写下了著名的《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的诗篇。南宋著名女作家李清照,诗、文、词都有较高成就,她的写景词展现了婉约派的风格,《声声慢?寻寻觅觅》描写了晚风、秋雁、菊花、梧桐、细雨,表现了作者在一个秋天傍晚的孤苦感伤的心情。《如梦令》、《怨王孙》、《永遇乐?落日熔金》等,亦是她的写景名篇。南宋前期词人张孝祥的部分即景抒怀的词作,意境和苏词更近。《念奴娇?洞庭青草》写作者乘船经过洞庭湖,但见“玉界琼田三万顷”,“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景中见情,豪迈雄丽。其词风对辛弃疾有积极影响。爱国诗人陆游,擅长写自然景物。《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以豪迈的笔触,描述了祖国河山的壮阔高峻:“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展现了一幅“中原河山壮美图”。此外他还有写山村风光、田园生活的诗,如《游山西村》,描绘了农村风光,色彩明丽,清新自然。范成大以写田园诗著称。《四时田园杂兴》60首,描写了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色,颇负盛名。辛弃疾善写闲适词、农家词及登临怀古的诗作。《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牙》等,或写山水名胜,或写田园风光,均流露出清新、自然、宁静的色彩。宋代的游记,名家辈出,风格多样。一些著名的诗人词家,均同时写游记文,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陆游、范成大。北宋初期,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被贬到滁州,写下著名的《醉翁亭记》。它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苏轼的《石钟山记》均是历来备受赞赏的山水游记。陆游的游记注重实地考察,对山川风土以及古迹都非常注意,文章雅洁,引人入胜。著名作品有《入蜀记》,把景物描绘、历史记载、古迹考证、引文引证、地方风情结合在一起,内容十分丰富。《入蜀记》开创了日记体游记的先河,对后世影响很大。陆游之后,范成大也以日记形式写游记。其《吴船录》记叙了作者从成都沿江东而下的所见所闻。宋代巩固了游记文在文学领域中的地位。宋以后,写游记文的作家越来越多,这也反映了旅游风气的兴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