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应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宋应星分类:【文化精萃】 明代科学家。字长庚,奉新(今江西奉新)人。出身于小官僚家庭。万历四十三年(1615)考中举人,崇祯七年(1634)任江西分宜县教谕。在这个时期,他把长期积累的生产技术等方面知识加以总结整理,编著了《天工开物》一书,在崇祯十年(1637)刊行。崇祯十一年(1638)任福建汀州推官,崇祯十四年(1641)任亳州知府。明亡后弃官回乡,终身再未出仕,大约卒于清顺治年间。《天工开物》共三卷,又细分成十八卷。书中原有《观象》、《乐律》两卷,后经作者删去。该书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当时农业、手工业、交通运输等主要部门,书中有插图122幅,图文并茂地记述了明末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宋应星还著有《卮言十种》、《画音归正》、《杂色文》、《原耗》等著作,多已失传。江西省图书馆珍藏的《论气》、《谈天》、《野议》、《思怜诗》等四种,1976年6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书名为《宋应星佚著四种》。《野议》是一部议论时局的政论著作,揭露明末反动政权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腐败现象。赞扬张居正的政治革新主张,十分重视发展农业和商业,并提出许多改革时弊的建议。《论气》、《谈天》内容涉及生物、化学、物理、天文等许多方面,宋应星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气”是组成万物的本原。天是无意志的,批判了儒家董仲舒“天人感应”的错误。《思怜诗》则反映了作者愤世忧民之情。同时有反对天命论和宿命论的思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