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宗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宗伯分类:【传统文化】 ①官名。周代六卿之一,《周礼》为春官。《尚书?周官》:“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注:“春官卿,宗庙官长。主国礼,治天地神碉人鬼之事,及国之吉、凶、宾、军、嘉五礼,以和上下尊卑等列”,《尚书?顾命》作“太宗”,亦作“上宗”。春秋时鲁国曾设置,主管宗庙祭祀等礼仪,即后代礼部之职,故后世称礼部尚书为大宗伯或宗伯,称礼部侍郎为少宗伯。②秦官。本名宗正,九卿之一。汉平帝元始四年(4)更名宗伯。参见“宗正”。③称有学问的大师。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皇甫冉》:“每文章一到朝廷,而作者变色。当年才子,悉愿缔交,推为宗伯。”④复姓。汉代有宗伯凤。 官名。在《周礼》为春官,亦称礼官。掌管君主宗庙祭祀、音乐、占卜、服饰、宗教、史册等。春秋时鲁国设置,又可称为宗人,或省称宗。《左传?文公二年》:“于是夏父弗忌为宗伯。”杨伯峻注:“宗伯,古代掌礼之官,亦即哀二十四年《传》之宗人,《鲁语》又省作宗。”《国语?鲁语上》载宗人夏父展,韦昭注:“宗人,宗伯也,……主男女执币之礼。”《国语?鲁语上》:“夏父弗忌为宗。……曰:我为宗伯。”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