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宝瓶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宝瓶气分类:【地域文化】 藏传佛教噶举派大手印修身之一种。宝瓶气,亦称“壶形气”,修拙火定的基础,属于刚气。一般分三步进行,①将外气由鼻孔徐徐吸入,渐压至脐下4指处,下气稍微向上提,至脐下4指处。②气入后观想成壶形,气藏于壶中。③气留宝瓶,以能持久为度。持气时间先以36节为标准,然后逐渐上升到72节,如果能到108节,才称合度。假若气满而不能忍受时,可以将气消散。消气的方法分内消、外消两种。内消气法,观气进入中脉,渐至心,业气变为光明智慧气。外消法,观气周遍全身,由各毛孔排出。然后把气引到顶门,从鼻孔徐徐排出。切记每次修宝瓶气只能冲顶一次。初学者不能过量用气,否则对大小便的排泄不利。两者之中内消较难,不易掌握。当换完21600次气时,心中的妄念也随着尽除。最后达到气化虹光,神气妙用,自然显现,世出世功德皆能成就,一切疾病都能消除。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