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客家话的语法特点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客家话的语法特点分类:【地域文化】 在语法方面,客家话也有一些与普通话不同的地方。 客家话的词序中,常有倒置的现象。例如,称客人为“人客”,灰尘为“尘灰”,轻重为“重轻”等等。 客家话中的单音节量词重叠的情况比普通话多些。例如,“日日”为每一天,“碗碗”为每一碗,“担担水”为每一挑水。 客家话还常常将“多”、“少”缀于动词后面。例如,“当昼有人客,煮多两样菜。”(中午有客人来,多做两道菜)。“讲少两句,唔会输人。”(少说两句话,不会输给人的)。 客家话的日常口语中,还将“添”用于句末,以表示“再”的意思。例如,“坐下添”(再坐一会儿),“食杯茶添”(再喝一杯茶)。 客家话的虚词中,常用“稳”表示“着”。例如,“食稳饭”(我吃着饭),“?看稳书”(他看着书)。 在客家话的比较句中,常常要加一个“过”字。例如,“今天比昨天暖和”,说成“今哺日比秋哺日过烧暖”。“她的衣服比我的漂亮”,说成“?个衫裤比的过靓”。“你的成绩比我的成绩好”,说成“你个成绩比个成绩过好”。 在处置句中,普通话有“将”、“把”做处置式的介词。而客家话只用“将”做介词。例如,“我把你的书借给同学了”,说成“将你的书借分同学哩”。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