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宣和书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宣和书谱分类:【传统文化】 书法著作。宋代无名氏撰。20卷,皆载徽宗宣和时内府所藏墨迹,首列诸帝王书1卷、次列篆隶1卷、次列正书4卷、次列行书6卷、次列草书7卷、末列分书1卷,而附制诰于后。宋人书终于蔡京、蔡卞、米芾。凡197家,1344幅,每种作品之前各为叙论,系以作者小传,兼论书法,颇为精细。可供研究古代书学及书迹流传参考。 宋徽宗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内臣奉敕撰,法书著录,所收为宣和年间御府所藏墨迹,首列诸帝王书1卷,次列篆隶1卷、正书4卷、行书6卷、草书7卷、分书1卷,后附制诰,共20卷,197家,1340幅作品。每种作品前有叙论,并有作者生平小传。并论书法各体源流特色,内容极为丰富,是一部较详尽的书法研究资料。有宋刊本、《四库全书》本、《学津讨原》本。 书名。二十卷,撰著者有种种说法,《四库总目提要》记为宋人书,终于蔡京、蔡卞、米芾,疑即三人所著; 另据陆心源的仪顾堂题跋,汴梁之变后,宣和所藏书画尽被金所掠,金亡后入充元室,吴元贵根据元室内府所藏及势家所得而编撰成此书; 卞文誉式古堂书画?引用书目题,此书为秘监撰即徽宗时内臣奉命编集成书,在宣和二年庚子,故命名为“宣和书谱” 此书首列帝王诸书为一卷,篆隶为一卷、正书四卷、行书六卷、草书七卷、分书一卷,制、诰附其后,宋代人的作品终于蔡京、蔡卞、米芾。作品之前系作品小传,较详尽记载作者生平,遗文轶事。兼论书法,论述精辟。此书有嘉靖庚子杨升庵刊本,《津逮秘书》本,《学津讨原》本。 书迹著录品评著作。不著撰者姓名。20卷。据近人余绍宋、余嘉锡考证,此书当为宋徽宗时内臣奉敕编撰,其中个别文字似出徽宗手笔,成书约在宣和二年(1120),与《宣和画谱》同时而稍晚。书中所录为当时内府所藏历代法书名迹,卷一为历代帝王书,卷二至卷二十分列篆隶、正书、行书、草书、八分诸门,卷末附制诰。每门之前有叙论,又各于作品之前系以书家小传,品评书艺,详载生平,不仅所论俱极精细,遗文佚事亦往往赖之以存。行文夹叙夹议,体例亦称完善。此书所录,似经精简删汰,故远少于当时内府所藏之数;且编撰之时正值蔡京当权,许多一流书家如苏轼、黄庭坚等,因属元钓党人而不被著录。然此书仍不失为一部资料丰富、议论精到的佳作,对研究古代书学与书迹流传有重要参考价值。原书在南宋秘录不传,元大德六年(1302)吴文贵博求众本,校刻行世。有元刊本、明嘉靖杨慎刊本及《津逮秘书》、《学津讨原》、《丛书集成初编》等本。上海书画出版社有点校本,1984年出版。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