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宫观官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宫观官分类:【传统文化】 祠禄官的主要组成部分。分为在京宫观官(内祠)和在外诸州府宫观官(外祠)二种。在京宫观官始置于唐,天宝间有太清宫使,九成宫使等。唐首相带太清宫使。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四月修昭应宫,二年四月置修昭应宫使,为宋置宫观使之始。后在京宫观有玉清昭应宫、景灵宫、会灵观、祥源观、醴泉观、集禧观、万寿观、佑神观、太乙宫、建隆观、储祥宫、储福宫、储庆宫等,以宰相、执政官充宫使、观使,丞郎、学士充副使,庶官充判官、都监、提举、提点等,各食其禄。在外诸路州府宫观,宋初有西京崇福宫、舒州灵仙观、凤翔府上清太平宫、兖州仙源县景灵太极观,熙宁三年(1070)后增置杭州洞霄宫、永康军丈人观、亳州明道宫、华州云台观、建州武夷观、台州崇道观、成都府玉局观、建昌军仙都观、江州太平观、洪州玉隆观等,皆各设提举或提点、管勾(南宋改为主管)官,如提举成都玉局观、提举杭州洞霄宫、主管台州崇道观等。参见“祠禄官”。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