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寄禄官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寄禄官分类:【传统文化】 官阶名,即“阶官”。宋用以表示品级、俸禄的一种官称,又称本官,或简称官。宋初,官名和职掌分离,如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吏部尚书是阶官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所职掌官名。阶官有名衔而无职掌,只作为铨叙和升迁的依据,称为寄禄官,另有差遣主管内外事务。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改行新官制,依官名确定职掌,使二者合一,原寄禄官成为名符其实的职事官。而以旧时所置散官杂取唐时的旧名为新寄禄官。凡职事官,自尚书至给舍谏议,其职俸以寄禄官高下分行、守、试三等,高一品以上为行,低一品为守,低二品以下为试,一概以禄令为准。如苏轼以工部屯田员外郎知湖州,罢官后又以朝奉郎知惠州,知湖州、知惠州为职事,而员外郎、朝奉郎为其寄禄。此后寄禄之制历经修定,至北宋末方告完备。(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九?禄秩》、《宋史?职官志九?奉禄制》)。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