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对法七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对法七论分类:【地域文化】 亦称《阿?达摩七论》。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的七部根本大论,指《发智论》、《品类论》、《识身论》、《法蕴论》、《施设论》、《集异门论》、《界身论》,前一部为总身,后六部为六足,故称《六足论》。说一切有部,出自上座部,主要流传于西印度克什米尔和犍陀罗地区,以阿?达摩论书为主要依据。认为一切有为法和无为法都有实体,倡导“三世实有”。《对法七论》是论述有部理论的综合性著作,书中除本派论师的观点,摄取了其他部派的学说。①《发智论》,全名《阿?达摩发智论》,是有部的主要论书,被称为“总身”。作者迦多衍尼子(又迦旃延尼子 ) 是上座部创始人,有部的知名论师。全书以本部学说为基础,用阿?达摩形式解释杂、法、智、业、大种、根、定见等要义,对当时部派佛教之间争论的各类问题作了详细评判。唐玄奘译本20卷,8章44节。异译本有僧伽提婆的《阿?昙八犍度论》,共计30卷。②《品类论》,亦称《品类足论》。古印度有部四大论师之一的世友论师著,唐玄契翻译。③《识身论》,婆罗门天寂著。④《法蕴论》,舍利子著。⑤《施设论》,目犍连子著。⑥《集异门论》,拘瑟耻罗著。⑦《界身论》,满慈子著。据传《集异门论》、《法蕴论》和《施设论》为佛在世之作,除《发智论》外的其他三论为佛灭后之作,《发智论》是在其他六论的基础上著成的,内容丰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