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封山日的护林习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封山日的护林习俗

分类:【风俗文化】

在皖南山区祁门县等重点林区有封山日的民俗活动,其内容有二:祭祀和护林。据宋《乡俗拾遗》记载:“邑地土著乡民留俗,凡清明前几日,若风和日丽,男女老少,皆寻青上山,手执青枝,或插于头上,男壮身穿蓑衣,头戴树帽,佯为‘树人’,欢乐歌舞,曰‘封山日’也。”凡首次封山,族中开祠门,杀猪,放炮,设酒宴,男女老少皆到场,族长宣布封山护林公约。对毁林的行为,轻者照此办理酒宴,以示治罚,重者还要罚款。族长还折断树苗,表示“人与树同毁”。

这种民间流传的“封山日”,主要是通过祭祀活动,而进行护林活动,是个好传统。据《徽州志》记述,这种护林好传统,还为父母官所重视,如明嘉靖时知县桂天祥就曾榜示全县。榜文中有言云:“……失火者,枷号痛惩;盗木者,计赃重论,或计其家资量其给偿,而民生有赖矣!”虽文辞之激烈,法之严厉,但民均拥护,无一讥疑。清嘉庆2年(公元1797年)祁门县环沙村也曾立封山石碑,文云:

共立合同文,演戏请示界址,所有界内山场,无问众已蓄养成材。自后入山,烧炭采薪,如有取带松杉二木,兼挖柴桩及纵火、烧山,睹见之人,指名鸣众;违禁者罚戏一台。如目睹存情不报,查出与违禁人同例;倘有硬顽不遵,定行鸣官惩治,仍要遵文罚戏一台……举报者赏给钱一百文。

建国后,“封山日”之俗仍存,但主持者多为农村干部。同样要杀猪,办酒席,发糖果,全村男女老少以及毗邻村庄代表等参加,酒酣耳热,鸣放鞭炮,干部当众宣布封山公约,每户发一份,贯彻“违者罚,护者奖”的原则。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5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