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军队编制单位。神宗时,部分禁军实行“将兵法”,以不同番号之禁军“指挥”,混合组成“将”的编制。部分“将”除编有禁兵外,还有蕃兵、弓箭手。将下设部,部下设队,一队约50人,一将兵力数千至万余人。其番号以“路”分别命名,依次编排,冠以序号数。具统兵官,一般有“正将”和“副将”各一人,下设押队使臣、训练官、部将、队将等。南宋时,“将”为各屯驻大军的第二级编制单位,隶属于“军”。其番号仍冠以序数号。其统兵官为“正将”、“副将”和“准备将”,统称“将官”。其下有训练官、部将、队将等。各军兵力不等,将的编额亦不同。

①古代统军官之通称。《吕氏春秋?执一》云:“兵必有将”。周代即已出现。春秋晋国置三军之将。战国时开始采用臣下推荐、上书游说和军功授勋等方式选拔统军之官。各国设将渐多,但人数尚不固定统一,大致统万人者曰将。《尉僚子?制谈》云:“百人一卒,千人一司马,万人一将。”作为泛称,常在前冠以修饰词称,如军队主帅称为主将,统筑城兵者称为城将,威勇者称虎将,文武双全者称儒将。②官名。宋代在诸路置将、副将,统领诸路将副,其部下又有部将、队将,已成为专官。每将所统之兵,成为军队编制的独立战术单位,兵力三千至六七千乃至万人不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