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五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五伦

亦称人伦、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评价道德的基本标准和规范。它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论语·颜渊》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四者是使社会稳定、政权长存的重要条件。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提出:“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父子关系应该是父慈子孝;君臣关系应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夫妻应内外有别,夫主妻从;老幼间应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要以诚相待,平等相处。五伦是孟子仁、义、理、智、信思想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的体现; 而且他把在家庭关系中养成的对父兄的顺从,扩大到政治上对君王的服从。由于五伦思想符合封建宗法社会的情况和地主阶级的利益,有助于保证社会结构稳定和国家秩序安定,所以历代统治者对此都加以提倡和宣扬。

五伦

伦指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五伦即封建宗法社会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道德关系。参见“人伦”。

五伦

中国古代道德概念。亦称“人伦”。(参见“人伦”条。)

五伦

亦称“五常”,指五种最基本的伦理关系。《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即为封建社会中的“五伦”。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26:14